宠辱不惊 婉而多讽——论杨绛的散文创作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nlong198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绛的散文,大多是回忆性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或追忆亲人朋友,或俯拾旧日往事.作者借对故人旧事的追忆,真实反映世态人情和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验.作者在肉体和精神折磨下不懈的精神追求、夫妻间相濡以沫的患难真情、历史反思的冷眼旁观、质朴无华又不失幽默诙谐的叙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杨绛在"九蒸九焙"的运动中炼就了宠辱不惊的品性.无论厄运还是顺境,杨绛都保持着精神上的丰富和尊严.她超然物外,宠辱不惊,在不幸中保持平静,在卑微中观看世态人情.杨绛历尽磨难而不悲观,虽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但始终怀有一颗宽容温暖的心,着力表现人性的闪光点和人生的情趣.杨绛以平和、自然、客观的笔调真诚地追念至亲至爱之人,以不惊之心、不惊之语,叙写兴衰、荣辱、哀乐.在历尽人世沧桑之后,杨绛放弃了对大事件的直接关注,从侧面迂回包抄.她选择了一个独特视角——有距离的冷眼旁观,这使她看到其中的荒诞,也使她体会到不灭的温情.而那份自律的反省不时在文后发出冷峻的光芒.作者历尽人间沧桑,但其散文却始终充满着人性的坚定,读之温暖盈怀.
其他文献
该文是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美育理论学术进程的研究.在研究的出发点上,侧重对于这一进程中学术史意义上的内在演进规律作出总结与评判.在总结与评判的所依据的出发点上,该文意图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共同编撰的一部著作。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导,又广泛采纳儒、墨、法等学派的某些学说,在论述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的过程中
王蒙的文学作品中数量繁多、写法多变,贯穿始终的理想主义情结是其重要特色.王蒙写作生涯初期的作品,如《青春万岁》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比较直白地表现了对于青春和
该论文以《山海经》中的全部词汇为研究对象,切分出单音节词和复音节词.单音节词按词性分类,并分析该书单音词特点.复音词分为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双音节词分析其构成方式,如
分析了新一代车载网络FlexRay总线的传输特性和网络结构,设计了基于CIC310总线控制器的FlexRay节点硬件电路,讨论了线性控制系统中具有冗余刹车盘和双星连接FlexRay网络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