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教育探论——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zr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教育是宗教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基础。神圣性是其基本特点。宗教教育以其独特的神圣性区别于世俗教育和科学教育。它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人类遗产的保存、道德的规范、秩序的维持、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稳定等多方面做出了客观的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众多少数民族的教育中,宗教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更为突出。 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了解情况的同情”(司马特)与“客观的不偏不倚”(缪勒)的心态对民族宗教教育进行研究,结合宗教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历史与逻辑方法、抽象和具体方法的统一。 论文以西南少数民族宗教教育为个案进行研究,在广泛搜集资料和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民族宗教教育的内容、方式、特征与价值进行探究,旨在揭示与总结出宗教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并对我国当前宗教教育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进行理性思考,从而为现实层面的政府决策与理论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这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通过探求民族教育与宗教两者和谐发展的共振点,致力于理清民族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宗教政策,推动民族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办好各级各类学校,依法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一方面人们利用先进技术,从自然资源中获取高额利润,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消费模式不断的趋于合理化;另一方面技术又造成社会公害泛滥,空气
当我们论及库尔特·哥德尔其人在逻辑学中的地位时,我们往往认为他是与亚里士多德以及莱布尼茨相齐名的人物。他的两条不完全性定理的提出,不仅对数学界和逻辑学界产生了深刻的
1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的作用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是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中的重要一环,是新形势下种子管理部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向广大农民推荐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加快
流产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人工流产(即俗称的堕胎)一直是极具争议的伦理议题。西方关于Pro-life和Pro-choice之争没有定论,而现有的伦理体系在对堕胎进行伦理判定时,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