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最基础的设施,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个城市的居民对城市的满意程度。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极大,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1819年巴黎市街出现了为公众提供租乘服务的公共马车,这是城市公共交通建立的里程碑。1870年,在伦敦出现了轨道马车。世界上第一条以蒸汽为动力的地下铁道于1863年在伦敦建成并通车。近百年来,工业的发展为城市提供的交通工具和技术装备不断更新,加速了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进程,性能落后的交通工具逐步被淘汰。公共马车和轨道马车已经被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所取代。以蒸汽作为动力的地下铁道被电气化的地下铁道代替。此后,公共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中逐渐发展成为主体。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大城市的交通量迅速上升,地面交通的矛盾日趋严重,因此促进了地下铁道的建设和发展。80年代初期,世界上大约有60个城市建有地下铁道或快速有轨电车线路,营业线路总长度共计3280公里,其中地下线路的总长度为2080公里,年客运量超150亿人次。在有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已经建成由多种交通工具综合配套,地面、地下和高架线路的多层结构,干线交通与支线交通互相衔接,相对比较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自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的公共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客运量平均年增长率约为8%。1983年的客运量已经超过200亿人次。为了更好的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我国于70年代后期在部分主要城市成立了公共交通研究单位,从事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方针政策、技术方案和发展规划等一些方面的研究。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研究,早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兴趣。早在1885年,就已经在布鲁塞尔成立了国际轨道运输联合会,1939年将其改称为国际公共运输联合会(UITP),专门从事公共交通事业中的存在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定期交流研究经验。到20世纪80年代初,它已拥有接近60个会员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许多国家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激增,私人轿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一系列交通工具迅速发展,导致城市中的交通流量激增。由于私人交通工具的载运量小、相对占用道路面积却比较大,加上改建城市扩展道路又有许多实际的困难,使城市的道路建设速度无法满足交通流量的增长,因此在城市中出现了交通堵塞、车速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增加、噪声和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这样不仅浪费了能源,而且给公众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城市居民上下班消耗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公共交通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不如私人交通工具乘用方便,但是它具有私人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优点,特别是在主要的公共交通干线,有条件转入地下高速运行,运送效率非常高。因此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不仅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阻塞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节约能源,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为了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许多国家政府在经济上对城市的公共交通事业采取了扶植政策。在交通法规上明确了公共交通优先的条款,同时出台了一些有效抑制私人交通工具发展的政策。例如在法国,收取公共交通税来补贴公交系统;美国采取法律手段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我国公共交通政策的发展也是在失败的教训中不断前进的,但是,目前我国公共交通政策仍然存在许多弊端,根据我国目前对公共交通补贴的分析,得出我过公交补贴存在补贴对象不明确,补贴金额计算方式不精确,补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区分开公交企业的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并且要调动公交企业的积极性,使公交企业能够主动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而不是一味的依靠政府补贴来过日子,不思改进,最后导致政府补贴越补越多,公交企业亏损越来越多。国外的公共交通发展历史要比国内的时间长,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通过对国外公共交通补贴形式的研究,可以得出许多有益于我国公交企业发展的方法。例如国外的立法,交通税等方法。本文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与我国自身的国情,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交通补贴的若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