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强直1号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痰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同单纯用柳氮磺吡啶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评价其对痰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痰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强直1号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30例运用西药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脊柱痛VAS评分、Bath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疾病功能指数(BASFI)、CRP、ESR及中医症候积分量表评估,以及观察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以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并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治疗2周、12周后,治疗组患者达到ASAS 20(50)、ASAS 5/6改善程度的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2周、12周后,治疗组患者达到BASDAI 50改善程度的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12周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0.0%,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均能改善患者脊柱痛VAS评分、晨僵时间、枕墙距、胸廓活动度、指地距、改良Schober试验、BASDAI、BASFI积分,但在治疗的各个阶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4.两组均能降低炎症指标ESR、CRP,但在治疗的每个阶段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5.安全性方面,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高于治疗组,治疗组安全性较好。结论:经12周治疗后,治疗组达到ASAS 20(50)、ASAS 5/6、BASDAI 50改善程度的比例及中医证候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表明强直1号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痰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较单纯西药治疗本病有明显优势,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为本方案的临床推广提供了可靠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