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唑防治稻瘟病的作用机制与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wz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环唑是一种特殊的间接作用化合物,离体条件下对病原菌的生长与孢子萌发都没有抑制作用,但能强烈抑制黑色素化,在生产上只能用于防治稻瘟病。许多研究认为三环唑是通过抑制稻瘟病菌的黑色素生物合成而阻止其对寄主表皮的穿透,是一种严格的起保护作用的抗穿透剂。但稻瘟病是一典型的多循环病害,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以为害,三环唑在生产上每生长季使用2-3次就对稻瘟病表现出优秀的控制作用。同时,这也无法解释三环唑为什么不能防治如黄瓜炭疽病菌等也以黑色素为必不可少的致病因子的病原菌。另外,真菌体内的聚酮化合物途径除了与黑色素合成有关外,还与真菌毒素、脂肪合成等多种物质的代谢有关;而与咯喹酮等其它黑色素合成抑制剂不同的是,三环唑的结构中含有具独特抗菌活性的噻唑基团。这意味着除了抑制病菌的黑色素化,使其附着胞内的甘油不能积累而缺乏足够的渗透压来支持侵入钉对寄主角质层的机械穿透外,三环唑可能还存在其它的作用机制。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三环唑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三环唑对小麦赤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多种病原真菌的色素合成都有影响,而不只是局限于对真菌黑色素合成的抑制,说明真菌的次级代谢间具有相似性。三环唑对黄瓜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都没有影响,对菌丝和附着胞黑色素的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但黄瓜炭疽病菌黑色素生物合成对三环唑的敏感性在菌株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三环唑抑制NJ-3菌株菌丝黑色素化的MIC(MIC-H)值小于1μg/mL,而NJ-0的MIC-H为50μg/mL。三环唑对其分生孢子的产生也有抑制作用,但只有当处理浓度≥MIC-H时对分生孢子产生才有明显的影响;当处理浓度足够高时,三环唑对黄瓜炭疽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说明三环唑的主要作用为抑制黑色素化,部分菌株黑色素生物合成对三环唑的敏感性较低可能是活体条件下三环唑防效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稻瘟病菌再侵染发生的全过程,研究了三环唑对稻瘟病菌再侵染的抑制作用。结果在接种稻瘟病菌48h后喷雾处理,10μg/mL三环唑的防病效果只有28.58%,表明三环唑的治疗效果较差;但以10μg/mL三环唑处理过的发病植株作为再侵染源引起周围未经药剂处理的健康水稻的发病程度要比未经药剂处理的病株作为再侵染源引起的低63.28%。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三环唑抑制稻瘟病菌再侵
其他文献
有意遗忘强调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其研究与自然遗忘研究有所不同,是有关记忆研究的另一种实验范式。抑制能力被认为是有意遗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制,但目前对有意遗忘过程
在广袤的欧洲大陆上曾经生活过许多古代民族群体,凯尔特人就是其中最古老的民族群体之一,他们散布于这块大陆上和海岛的许多地方,现在欧洲不少国家的境内都曾经历过古代凯尔特人
近年来,农业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且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作为农业主旋律的农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一直都不太理想,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脂氧素治疗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给予脂氧
振动压路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偏心块高速离心运动产生剧烈垂直激振力以便实现对压实材料的压实作业。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土壤经历塑性、弹塑性和相对刚性的阶段,最终达到土壤的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传统的业务,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常抓不懈的工作。信贷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前提下获取银行收益
本试验以二倍体冬枣(Z.jujuba cv.Dongzao)和酸枣(Ziziphus acidojujuba C.Y.Cheng et M.J.Liu)的二倍体组培苗为试材,以秋水仙碱为诱变剂,在组织培养条件下首次获得了酸枣和冬枣的纯
蔬菜在我国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类作物,出口创汇占种植业的第一位。十字花科蔬菜是我国蔬菜的主要品种,种植面积接近蔬菜总种植面积的一半。然而,当前,因食用蔬菜发生食物中毒事
西南桦是热带山地、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速生阔叶珍贵用材树种。为了改变福建省目前人工造林树种的结构,加大速生阔叶树造林比例,探讨西南桦在福建省引种栽培的区
营销战略作为企业经营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成败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自身情况,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尤其是制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