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市场上的化学读本类型多种多样,但是以某个元素作为专题编写的化学读本很少,与之相关知识也比较分散。故本次研究选用了在自然界存在很低,但分布广泛的碳元素作为《碳家族》化学读本发散式专题设计的主线,旨在将与碳相关知识综合整理使其变散为聚并渗透学科思维。同时碳元素涉及领域很广故在内容设计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认知与学科前沿知识,可帮助学习者将孤立的知识与生活、社会、技术对接,为学生填补更多课外化学知识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市场上的化学读本类型多种多样,但是以某个元素作为专题编写的化学读本很少,与之相关知识也比较分散。故本次研究选用了在自然界存在很低,但分布广泛的碳元素作为《碳家族》化学读本发散式专题设计的主线,旨在将与碳相关知识综合整理使其变散为聚并渗透学科思维。同时碳元素涉及领域很广故在内容设计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认知与学科前沿知识,可帮助学习者将孤立的知识与生活、社会、技术对接,为学生填补更多课外化学知识与积累生活技能,以灵活调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综合能力。另外读本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和简洁美观,改变以往大多数化学读本单一文字或图片展示,力求增加学生阅读体验与符合学生审美。此外读本知识拓展来源多渠道化,以充分挑起学生阅读兴趣,进而实现化学读本的教育功能。此次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与网络查询。通过对实习学校高一年级60名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掌握学生化学读本使用情况与征求学生读本设计建议,同时对问卷整理分析,再利用调查数据结果作为化学读本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与研究内容及方向的确定,然后再经过网络查询方式了解化学读本研究现状与现有研究成果,并对其分析整理。本次重点研究的内容是设计编写一本关于碳家族的中学化学读本,读本设计以碳元素为核心进行发散式内容扩展的专题编写。编写内容包括碳的概述、碳单质、碳的无机化合物三大章节,章节的内容设计通过已有的网络资料与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汇编。除了对每章节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做知识链接介绍外,还通过穿插设置“生活积累”、“剧中化学”、“轻松一刻”、“化学与健康”、“资料卡片”等不同栏目增加读本实用价值与趣味性。不同栏目的设计旨在增加读本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整体性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学生生活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对设计编写完成的化学读本经学生试读后问卷调查及教师访谈来评测读本质量,结果显示该读本贴切学生生活,可读性强,适合中学生阅读,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获得未来生活的技能,且读本有实用性价值与趣味性。
其他文献
明清时期的徽州被视为一个宗族社会,宗族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内在于基层社会,宗族的功能性影响深入民众生产实践和生活日常,也是国家有效治理基层社会的重要凭借和途径,诚然,考察明清徽州社会离不开对宗族的认识。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徽州文书大量面世,为学界深入了解徽州宗族社会实态提供了条件。本文所涉《元至正二年至乾隆二十八王氏文约契誊录簿》,所载历时长、内容丰富,集中反映藤溪王氏明末清初的生活日常和生产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公务员群体逐渐引起了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失范的案例,在社会上产生了较恶劣的影响。由于基层公务员是国家政令的最终施行者,他们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更多的是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他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方式直接影响着国家管理效能的实现程度。想建设服务型政府,就不得不从基层公务员身上找措施,下功夫。想塑造良好的公务员队伍形象,重塑政府的公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与各高校一线教师的整体水平有很大关系。高等职业院校质量较高的教师绩效管理体系,能够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和成就感,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这对于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结构有六个部分组成,具体情况
音乐史学作为一门涵盖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范畴的交叉学科,其本身的复杂属性决定了它选择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音乐史不只是作曲家和作品的历史,音乐史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只是依据作品的艺术性,更是作品的艺术性是否与给定时代的历史属性相契合,找到作品的艺术性与历史性这两种矛盾属性的内在联系与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规律是音乐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尼尔森是跨越19-20世纪丹麦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汉字的学习是优势所在,同时也是劣势所在。优势在于我们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记忆从小就开始熟悉的汉字笔画,然而劣势就在于其意义的理解上。这是由于汉字所处的环境及其文化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它在历史的发展中,在不同的场合发展出轻微差别的、乃至截然不同的意思。即使是同一个文字,它的意义,构成的词汇,乃至使用方法,都或多或少有不同之处。此前,中日两国关于汉字意义的研究多是从词汇的角
本文是一篇节译报告,原文取自社科类出版物《恐怖主义在身边》第23页至第48页,作者是皮特.R.诺伊曼,于2018年3月出版发行。全书通过对欧洲恐怖主义现状的背景调查和研究,对恐怖主义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并给出作者的建议和对策。受篇幅所限,本人选取了前两章进行翻译,内容为恐怖主义概念的定义和第一个极端主义诱因。翻译报告总共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译本的背景和研究的问题,并阐述研究的价值。第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正逐步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同样伴随着而来的是职业学校的崛起,在早期的中国教育中,人们对于中职学校的印象是,考不上高中的才去选择职业学校,就读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是人们口中的“坏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接受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都是人们给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标签,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中考毕业之后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一所中职学校去学习专业技
新中国成立初,大多数农民不认识字,无法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农民作为独立的个体,其思维和行动受到乡村环境的制约。工作队下派到乡土社会中,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会受到乡村传统的回应,传统犹如“海绵”对国家意志进行消解。民校是国家针对这一困境做出的策略选择,城关乡政府为民校的开办提供各种方面的支持,将分散的农民整合进民校这一政治社会化机构。农民对于抽象而无法触及的政治观念缺乏亲身的体验,为此民校的教学安排与
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可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鉴于此,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开始重视课堂提问环节。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一言堂”或者“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较为普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多运用讲授式教学,课堂提问数量少,甚或没有课堂提问,导致课堂提问的缺失现象较为普遍,此或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
数百年来,《当你老了》先后经历了从龙萨法语诗到叶芝英语诗,再到赵照中文歌曲以及多语种翻唱歌曲的跨艺术转换。学界大多关注叶芝对龙萨的改写以及叶芝诗作的中文译介,却尚未注意《当你老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跨艺术转换再创作现象。本文探寻叶芝诗作《当你老了》在中国当代的主题嬗变以及文化传播,借鉴跨艺术诗学理论,剖析赵照“艺格符换”歌曲中多元媒介符号的表征特色及传播效果。文章随后分析《当你老了》“艺格符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