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土的界面特性与加筋软基计算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son80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筋作为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功能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建筑、公路等工程的各个领域,同时对加筋土的理论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加筋土工程中,筋材与土的界面特性以及设计中如何处理筋土界面的研究十分重要,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关于界面的特性和计算做了如下工作: 一、采用四种不同大小粒径的土与土工合成材料进行直剪试验,以探讨:1) 界面摩擦特性、加筋效果随着粒径大小不同的变化规律;2) 界面摩擦力和咬合力力在界面作用力中所作的贡献与粒径、筋材的关系:3) 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的破坏峰值与粒径、筋材的关系。 二、1) 本文使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程序对加筋软土地基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加筋前后的结果,认为加筋对限制地基侧向位移与应力的均化作用较明显,但对沉降影响较小:对地基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地表至地表下4米的范围,尤其对地表下2米处的影响最大。在相同条件下,文章比较了加一、二、三层筋及未加筋时的结果,认为随着加筋层数的增加,对限制侧向位移、均化应力分布的作用越明显,但越往上面的筋材加筋效果越不如地表的效果好。 2) 文章讨论了在多种工况下的加筋效果。本文认为筋材类似本文的铺设方式,同时考虑加筋效果与经济效益时,加筋层数应该不超过两层;当地基不足以承受上部荷载时,将筋材埋置在地基较浅处,对减小地基的侧向位移也能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
其他文献
位山灌区是全国六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它承担了聊城市36万公顷的农业灌溉、工业及城镇建设的供水任务,同时还承担了引黄济津、引黄入卫两大跨流域调
本世纪,水资源短缺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一靠开源,二靠节流,农业节水是节流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农
近年来,人工心脏、支架等人造器官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开发。然而这些人造器官对血细胞的破坏却始终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血细胞的破坏主要包括血栓和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