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355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当前人类文明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大现实困境之一,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其根源之一就在于人们生态道德意识的淡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我们不仅要改变人类对自然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支配这种行为方式的观念。通过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确立起维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生态道德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并从伦理的角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反思,阐述了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部分,对中国古代的生态道德思想、西方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梳理。从中华文明的传统中,继承有关生态道德的思想和实践,从西方的生态伦理学中,借鉴有关生态伦理的思想。从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解读,找出有关生态伦理的思想的作为理论指导;第三部分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道德教育的范畴和生态道德教育的规范两个方面;第四部分,提出了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性地提出了建立生态道德教育法律保障机制的建议。
其他文献
关注人生,注重伦理,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面对西化派全盘西化论的诘难,凭借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继承传统儒学内圣外王之道,毅然扛起
做好办公室工作,要看得清路子,想得出点子,守得住摊子,挑得起担子,站得稳身子。办公室是机关的综合服务部门,承担着参谋辅政、综合协调、改革推进、督促落实、服务保障等职责
本文定义了企业核心员工, 分析了企业核心员工流失对企业的影响, 讨论了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原因, 提出了防止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对策。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性科技投入情况从投入总量、结构、基础研究的比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现行管理政策利弊进行分析,提出了财政性科技投入的建议与思考。
<正>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促进提高农业产能和生产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利用世界上7%的饮用水资源和8%的耕地,满足了世界20%人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现代化进程水平之一的出租车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出租车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也积累了许多问题。包括出租车行业服务质
“自由”是西方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的首要价值目标,西方人也确实在资本主义社会享受到了以往任何社会都无法相提并论的自由,但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资本主义制
海关总署2019年7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4.6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9%。其中,出口7.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6.72万亿元,增长1.4%;贸易
先证者,男,44岁,因下腹部牛奶咖啡斑40余年、全身多发性结节27余年于2015年7月26日至我院就诊。患者幼年发现下腹部3处棕色斑,27余年前右前臂及左大腿屈侧各发现一黄豆大小的
目的:比较我国北京和深圳两城市0-12月不同泌乳阶段母乳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差异。方法:于北京市和深圳市各招募30名足月分娩健康婴儿的健康乳母,纵向采集10次母乳,包括初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