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行为及居住小区室外环境设计对策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我国居住小区室外环境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室外环境已成为目前房产开发的热点之一,本文旨在创造一个满足人类行为的环境理念,探讨如何满足居民行为需求的居住小区室外环境设计。本文共分七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对居住小区室外环境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我国居住小区室外环境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作论述,为后面居住小区室外环境的设计做铺垫。同时把研究对象限定为中小城市的居住小区,使研究能更深入和具针对性。第二章,对居住小区室外环境进行概述,包括对居住小区室外环境的概念界定,明确研究对象的范围,空间环境的划分及包含的内容。第三章,对居民的行为特征和行为需求及其与居住小区室外环境的关系作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述,为下文考虑居民行为需求的居住小区室外环境设计对策的提出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第四章,把对丹东市四个住宅小区的问卷调查作为分析的原始资料,通过AHP评价法得出结果。第五章,基于对居民行为的理论分析、实地调查分析和AHP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提出切合中小城市发展情况、服务于居民行为活动的居住小区室外环境设计原则。第六章,按照居住小区中心绿地环境、宅间绿地环境和道路环境的划分,围绕三个区域中重要度较高的行为活动及其对环境要求较高的环境因素探讨不同区域的环境设计,使其更好地为居民的行为活动和行为需求服务。第七章,对论文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提出今后可深入居民对环境因素需求的量化研究建议。在现阶段,居民提高住区室外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行为活动的要求虽受到设计师一定的关注,但因我国对居民行为与住区环境的研究较晚,专门的研究理论尚不够完善,因此,居住小区室外环境设计和建设亦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居民的要求。本文的研究虽仍有不足之处,但希望能对中小城市居住小区室外环境的设计有所启示。
其他文献
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社会生产对职业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重构,而课程建设则是其中的一项重
读书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书读多了,心里满满的呼之欲出,总想写点什么。一方面是写些读书的感受,另一方面也要把自己的日常生活记录下来。我很庆幸遇上一位特别棒的初中语文老师。她让我们平日里做两件事:一个是积攒词汇,读到好的词语和句子,要写在本子上,人手一本。另外,就是记日记,每周两篇。我写了三年。  所谓日记,其实就是心灵感悟。也许你觉得记流水账不是好日记,但只要是你的真实情感,便都是好的。所有的写作,
林地立地退化直接影响了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林业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思茅松是云南省的四大用材树种之一,由于人工林的发展以及思茅松的
亲爱的蓝蓝姐姐:  我叫小C,第一次给你写信,希望能回复帮助我!  我现在初二了,除了学习上的烦恼,更烦的就是我跟父母的糟糕关系。大家都用手机,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们不会拿出来,都是课后用来联系朋友或者上上网,我觉得这很正常。但在家里,只要我拿出手机,爸妈就开始烦我,老是说我不专心学习玩手机,说我在学校肯定也老是玩手机,所以才成绩差。我们经常因为这件事吵架。爸妈可以把我所有的问题和错误都赖到手机头上,
盐渍、干旱、极温等逆境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它们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弄清植物耐逆性的分子机制,寻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