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半个世纪的语言学界的研究表明,语言迁移现象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它确实从某些方面影响了二语习得(Ellis,1994)。二语写作是二语学习和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使用者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的不同,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有着很明显的母语负迁移的痕迹,这己经成为了他们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主要阻碍之一。本文在回顾了语言迁移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宁都四中高二年级学生的写作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研究中,选择了成绩相对平衡的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并拟定高二(12)班为实验班、高二(10)班为控制班。在实验班采用了与母语迁移相关的教学策略,控制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时间为11周,分别以期中和期末的两篇英语作文作为实验的前测和后测。实验前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母语负迁移的认识。实验结束后运用SPSS软件对实验前测和后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组统计量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相关系数分析,检验新的教学策略是否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在实施新的教学策略后确实有所提高。经过对所收集到的学生作文样本中发现的错误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高中生的英语写作中存在的常见错误,可以分为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语际错误是造成母语负迁移错误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即词汇、句法和语篇。其中,词汇层面的负迁移最为严重。造成母语负迁移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英语和汉语之间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是汉藏语系,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第二,英汉之间的语言距离,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距离太远和在英语自身的复杂性等原因的影响下,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母语负迁移影响。第三,学生的学习策略,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会主观的将学习母语的方法应用在目的语的学习中。最后,笔者提出了本文的局限性并对以后的研究给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