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基于人们社会实践以及思维的进步,出现了很多种观念,这些观念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古希腊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其中众多哲人和思想家们所提出的众多观念也使后人进行着不断的发掘、揭示与解释。现代教育注重对人的知识的积累,注重以知识为基点的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造,然而在古希腊时期,教育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的目的不单纯是社会功利性或生存性的,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与改造。在柏拉图的思想中,人不仅仅是社会性动物,他首先是一个自然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具有灵魂的人。然而在这个过程完成之前,要有一段距离,这就是哲人要对于未完成理性思维的人进行引导。这种引导是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它不同于现在我们所说的简单意义上的对于人的精神活动或思维世界进行疏导来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在教育领域内探讨引导,可以说是对于教育本质的深入剖析与诠释。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这种引导的观念并不是自明的。通过对柏拉图所留材料的分析和阐释我们可以发现在柏拉图的理念中,教育引导这种观念或者说“引导”在他的教育理念世界中有着丰富深厚的历史内涵与意蕴。引导的主体包括引导者与被引导着,引导者常常是哲人,而被引导着则往往是与哲人相对的非哲人;引导的手段主要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以及其中的种种隐喻;引导的内容则是关乎每个人的心灵、灵魂以及精神等内在理念世界的人之固有的“知识”或主题;引导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灵魂的转向,使人的理性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对真理和善的把握。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充满着哲学的思考与理性思维的升华,透过枯燥的语言和繁复的对话,我们得知,哲人正是在这个充满哲学意味的对话过程实现对于非哲人的引导。智慧、勇敢、节制……美好德性在哲人的引导中,通过反讽式的形式,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无趣。当然这个过程是充满着危险和挑战的,需要哲人进行不断的追问与诱导,让非哲人一步步实现对于真和至善的追求。引导既作为他教育城邦公民的一种手段和中介,同时也是他最终要实现的一种至上的目的,也即对于人精神世界的引领和灵魂转向的发生,可以说,引导与教育是统一、同在、一致的。柏拉图注重人灵魂中理性的发展,重视对于人自身精神的塑造。在完成这个使命的时候,他采用了与苏格拉底不同的方式,通过语言的隐晦描述,同时又借助于苏格拉底的一些活动或经验来进行对于城邦公民的引导。也即是讲,他对城邦公民的教育就是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引导出人们理念世界本有的美好事物。这种引导出于对于至善灵魂的追求,实现人的自我精神升华,是一种德性上的指引,最终回归到人本身,归于现实的生活世界。而且这种教育引导也源于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人类生存状态的构建,而引导恰好就是完成这种伟大使命的最适切的向度。这种有着伟大意义的引导,在教育领域的隐现理应得到人们的重视。塑造完整的人,实现真理和善的回归,转向灵魂中的美,或许就是教育最本真的意蕴所在,也为我们理解柏拉图的思想以及反思当今的教育观念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