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统计监测体系研究及应用——以山东省为例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与乡村作为两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很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又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既存在对立又具有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这种特殊的经济社会现象,而城乡逐步走向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消除或者是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在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差距,如何协调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同步稳定增长、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确保城乡居民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就成为我国各省市特别是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省在实现进一步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因而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而合理的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监测指标体系以及对统筹城乡发展状况进行准确的综合评价,也就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在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国内外文献概述及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解析基础上,得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显性表现是城乡差距的缩小,关键是城乡资源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自由流动,工作重点是以城带乡、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的三轮驱动,从而实现城乡融合与协同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统筹城乡发展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的基本结论。   本文在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频度统计方法建立具有描述与解释功能的统计监测基本指标体系,运用LOWA算子的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适用于比较、分析不同年度,不同区域的统筹城乡发展状况,有利于各地区科学地把握认识统筹城乡发展趋势、正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进程、有效制定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对策。本文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监测指标体系的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立足于山东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对山东省17地市在2011年的统筹城乡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加以验证。   山东省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全面进步的社会各项事业都为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统筹城乡进程也不断加快,但是这一过程也面临诸多问题,要实现统筹城乡更快更好地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以及进一步推动城镇化战略等方面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2011年底山东省17地市统筹城乡发展情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统筹城乡发展指数最好的三个城市是青岛、威海与济南,而较差的四个城市依次是临沂、德州、聊城和菏泽;从空间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要明显好于西部地区。本文最后对山东省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政策上的建议以及具体措施,以期对山东省统筹城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摘 要] 五年一贯制高职药品、食品相关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一线教师更好地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把握教学重难点,也有助于学生学好化学和专业核心课。分析了目前五年一贯制高职药品、食品相关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关专业基础化学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以及问题的解决办法。  [关 键 词] 五年一贯制;基础化学;课程建设;药品食品  [中图分类号]
2012年末,长沙已开业的5星级酒店增至11家,戴斯、豪廷、希尔顿等外资酒店品牌纷纷抢滩长沙乃至湖南市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如何加强集团内部控制,制定合理经营发展目标,提高
在国家提出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更为严峻,需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战略规划,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组织架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SQUA启动子结合蛋白-box(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 box,SBP-box)基因家族编码一类植物特有的SBP转录因子,在植物界分布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繁衍等多方面调控
为了响应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必须加强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基于此,对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所实施的一些线上教学手段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在提升线上教
中职的实训教学课堂质量是职业院校办学的生命线,巩固和提升教学质量一直是职业院校的立校之本。论述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关于模拟实践教学法的实施,对构建中职测量模拟实训课堂的思路、实施模拟项目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和思考。
创业企业集群在特定地理区域内集聚,所具备的资源共享特征成为了创业活动发生的天然孵化器。城市创业环境为创业企业的成长提供条件,创业企业集聚有助于推动创业企业成长,而同时
[摘 要] 机械制图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兼具实践性强、抽象思维性强等特征,直接关乎学生绘图能力、读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为了推动机械类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促进中职机械制图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效加强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优化至关重要、迫在眉睫。基于此,主要分析和探索了中职机械制图学科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