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序分割的复杂行为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中一个热门研究方向,但是多数研究在分割过的视频中进行,视频中只有一个行为,而实际采集到的视频往往包含多个需要识别的行为,同时夹杂无关背景信息,在这类未分割的长视频中识别行为的同时确定起止时间坐标,就是时序行为检测。现有的时序行为检测方法大多采用先生成行为提议后分类的方式,主要问题有生成的行为提议中真实行为的占比较低、行为提议分类识别率不高等,由于算法复杂度高、计算量大,导致处理速度较慢。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两种算法,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卷积神经网络结合边界回归的时序行为检测方法,可以在时域范围内生成不同长度的行为提议。使用一种聚类算法生成行为提议,相比滑动窗口更为灵活高效,这种方法通过聚合时域上高概率发生行为的区域产生提议,再使用非极大值抑制去除冗余。行为提议通过多层感知机进行边界回归,使得边界坐标更贴近真实数据,建立了一种三段式特征描述,可以为行为提议片段添加时间上下文信息。该方法在时序行为检测任务通用的大型数据集THUMOS14和ActivityNet中进行实验,识别率分别可以达到30.1%和33.19%,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分类准确率。另外,本文基于C3D网络设计了一种可以快速进行时序行为检测的方法,主要针对现有算法运算量大、识别速度慢的问题。该方法借鉴了目标检测中的YOLO和SSD算法,没有额外的特征提取和行为提议生成阶段,在一个端到端的网络中进行时序行为检测,所以运行速度非常快。实验在THUMOS14数据集上进行,准确率为29.1%,相比上述算法略有降低,但是运行速度大大提升,达到了683帧/秒。本文对时序行为检测任务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实验验证后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提升了时序行为检测的准确率和运行速度。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以肠道放线菌—红城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R.erythropolis)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细菌的培养,确定其含有脂滴,并对脂滴进行纯化,同时对该细菌的脂滴蛋白
近年来随着视频会议、视频直播等无线视频应用的层出不穷,无线视频的规模和流量得到空前的增长,如何传输稳定且高质量的无线视频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传统的无线视频传输方案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面临着可伸缩性差和鲁棒性差的两大问题,严重影响了视频的接收质量。可伸缩视频编码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输的可伸缩性,但是仍无法使用户得到和自身信道条件相关的视频质量。因此,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伪模拟视频传输方案
本选题的依据在于:首先,动词的词化现象一直是人们研究词汇的重点,而词化模式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对动词词化模式的归纳与总结有助于掌握词的形式与意义的内在关系,了
当前社会电子化通讯手段和设备众多,但语音通讯作为维系人与人情感的重要纽带,处于是否重要的地位。语音通话过程可能处于受到噪声污染的嘈杂的环境中,影响通讯质量。因此,需要利用噪声抑制算法,开发语音强化系统来降低噪音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非稳态类型噪声的特征,传统的滤波算法存在噪声滤除不足,或者是将干净语音的部分滤除掉,导致语音失真等缺点。由于噪音会影响语音记录的质量,造成训练的声学模型与实际应用环境不匹
预测错误信号的产生是由于大脑为了节省认知资源,其高级表征神经元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形成自己认知世界的专属模板,并以此对低水平的信息进行预测,然而由于外部世界始终处于一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出现了能源危机,人们的环境保护观念越来越强,为解决这些问题,各个国家开始致力于增加火力发电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加强环境的保护,从而对材料性能的要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网络设备数量不断增加,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流量管理也变得日渐复杂。如何提高网络管理效率成为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点,网络流量预测对于网络管理与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精准的流量预测结果能极大地提高流量调度、异常定位、攻击检测的效率。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SDN网络环境的在线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称为LSTM-NW。LSTM-NW模型首先使用小波变换将原始流量数据分解成近似数据和多组
奖励型众筹中,项目发起人、众筹平台和项目支持人三方主体间形成了复杂的法律关系。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对于奖励型众筹中的法律关系厘定提供了一定的法理依据,实践中一些项目支
基于正当程序原则、武器平等原则、人权保障原则及诉讼效率原则的要求,刑事申诉律师的阅卷权应当受到立法保障。系因申诉律师阅卷权的保障程度决定了申诉代理的有效程度,直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与大众传媒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及“单位制”的解体,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生活呈现日渐式微的趋势,社区民众逐渐成为原子化的个人,民众之间的交往日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