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磁热场耦合点火及稳燃数值模拟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d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感应加热技术凭借其加热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本文将感应加热技术应用于大调节比煤粉燃烧器中,利用快速升温的高温壁面直接点燃煤粉气流,从而应用于600MW亚临界锅炉的点火及低负荷稳燃过程中。对该项技术展开详细的模拟研究将有望解决目前制约电网中风光发电消纳难的问题,使电站锅炉的灵活、深度调峰成为可能。本文的模拟工作主要基于ANSYS 2019R3软件,分为感应加热壁面升温阶段、燃烧器内煤粉点火阶段及炉膛内低负荷改造阶段进行研究。电磁感应加热燃烧器壁面升温过程模拟。首先对燃烧器前段所用材料ZGCr25Ni20铸钢材料进行了导热系数及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测试,为模拟提供了原始的数据基础。之后,分别利用单向耦合和双向耦合两种方法计算了感应加热后的涡流场、磁感应场及温度场分布。双向耦合计算就是利用python语言创建数据接口,进行Maxwell与Fluent之间的联合模拟,其能够实现模拟结果对材料属性随温度非线性变化的实时响应。结果表明:材料属性随温度变化剧烈时,单双向耦合模拟结果之间误差较大,应采用双向耦合的模拟方法。无论是部分加热还是整体加热,ZGCr25Ni20铸钢材料的加热效果差,内部产生的涡流损耗极小,为此将前端材料进行优化,经比较,发现前段材料更换为Sic时,加热效果较好。并且在材料使用寿命及灵活调峰的双重限制下确定了较合理的加热方式,即整体加热,激励电流为350A,频率8KHz,加热时间18min。燃烧器内高温壁面点燃煤粉气流的瞬态过程模拟。基于Fluent软件,选用煤粉燃烧模拟中常用的数值计算模型。首先对浙江大学相关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及本文的现场实验数据分别做了对比验证,结果之间误差较小,本文的模拟计算结果具有一定可信性。结果表明:燃烧器内导热板和钝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煤粉气流的燃烧,其中导热板的作用大于钝体。随着壁面投粉温度的增加,煤粉着火情况越来越好,综合考虑选取1150℃为较合适的投粉温度。对应于该投粉温度和加热功率下,煤粉浓度为0.380kg/kg时,着火情况最好,燃烧器出口截面温度分布均匀,为该工况下的最佳煤粉浓度。600MW亚临界锅炉全炉膛内的低负荷燃烧过程模拟。首先以50%BMCR工况下的数据进行基础工况模拟,以炉膛上部的分隔屏底部温度为验证温度,将模拟结果与锅炉热力计算表中数据进行对比,误差小于10%,证明了全炉膛数值模拟的可信性。将前一章所研究的最佳煤粉浓度工况下的煤粉着火过程做稳态计算,以其出口的温度、速度及组分浓度作为炉膛C层改造燃烧器的入口条件,对30%低负荷工况下改造前后的温度、速度场等分布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炉膛内烟气温度水平整体提高,高温区域集中且对称分布,改造层及邻近层一次风喷口截面逆时针切圆形状完整,炉膛内烟气充满度高。综合来看改造效果明显,改造后的锅炉在30%低负荷下维持稳定燃烧能力显著提升。
其他文献
水性可充电锌离子电池(ZIBs)具有安全,环保,理论容量高等优点,已成为锂离子电池最有希望的替代方案之一。在ZIBs各种阴极材料中,具有优异的可调节形态和大量活性位点的聚苯胺(PANI)材料是锌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实验探究了不同合成环境中PANI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优化了锌聚苯胺电池的电解液性能并研究了金属化合物作为PANI改性材料的相关性能。首先,为了改善纯PANI材料易于团聚的特点,使用
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的W火焰锅炉,因其具备独特的结构,对低挥发份煤种有较好的适应性,目前已经成为燃烧低挥发份煤种的主要锅炉。但是受限于使用煤种的自身特性,其运行效率偏低,污染物排放控制难度大。现如今社会环保意识日益增加,有关政策要求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火电机组常常面临压负荷需求。W火焰锅炉自身稳燃能力受到煤种等因素影响,难以在超低负荷下稳定工作。因此针对W火焰锅炉的优化和新燃烧技术的开发刻不容
研制高效的汽轮发电机组对于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提高发电效率至关重要,同时优化叶片的气动性能、降低叶型损失对于汽轮机来说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针对哈尔滨汽轮机厂的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汽轮机组中压第12级叶片进行研究,通过动、静叶平面叶栅、静叶环形叶栅吹风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变冲角下动静叶叶型气动性能和损失机理。通过改变雷诺数工况,基于熵产损失预测方法对静叶片进行验证,可对经典损失预测模型拟合修正,
我国输电电网建设向着特高压、智能化发展,电网规模、容量以及地理跨度日益扩大,因此电网受恶劣气象条件影响而发生的舞动灾害也随之增加。输电线一旦发生舞动事故可造成本身断裂、铁塔损坏等,严重威胁输电网的安全运行。而要优化舞动机理、量化自然气候对舞动的影响、进行舞动防治及安全预警等都需要舞动发生时舞动幅值、频率等特征参数的支撑。本文针对此需求,进行舞动监测与特征参数辨识的技术研究,设计并实现舞动监测系统,
霍尔电推进以其比冲高、寿命长、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大量应用于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南北位保、轨道转移等任务。作为霍尔电推进系统关键组件之一的电源处理单元,其组成中包含阳极电源、磁线圈电源等电推进电源模块。阳极电源的供电通常来自存在电压波动的非调节母线,因此要求阳极电源能够适应宽范围的电压输入。磁线圈电源则是为内外磁极线圈提供不同挡位电流的恒流源,要求实现宽范围的输出。由于二者需要较宽的增益范围,常用于LL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能量发射源多采用桥式拓扑,其输出电压只能在母线电压以下调节,极大地限制了系统的功率输出能力和电压调节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准Z源逆变器应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对其基本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就系统功率控制和效率优化问题进行了论述。准Z源逆变器通过控制其后的H桥开关器件完成升压和逆变的功能,在正弦脉宽调制方法下,可将直通状态插入到零矢量中,从而在不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中测量技术日新月异地革新,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愈来愈高,其中交流电压测量更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技术。国外的各大万用表厂家以及研究机构对交流电压测量技术的研究较为完善,而国内由于起步较晚,在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范围上照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测量方案,针对硬件电路原理、校准方法以及元器件精度等缺陷进行改善,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深入了解现阶段主流的交流电压测量方法,分析比较各
随着风电装备发展,超高度塔筒结构作为多兆瓦级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支撑结构,在面对多种工况时,对其技术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超高高度多兆瓦级风电装备需求,本文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塔筒结构承载性能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探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新型塔筒并开展了其性能分析,以实现节约成本、高效建造的新型风电装备塔筒发展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强度理论,建立装配式塔筒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应力验算方法,并开
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本文在分析开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意义的基础上,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之中出现的状况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有效的实践策略,希望能让初高中数学实现有效衔接,满足新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学基本需求。
天然气为核心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是实现终端用能、多能异质供能优化的典型综合能源供给方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等多省,为我国东北地区提供了天然气资源有效补充。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在北京以南地区已经多有示范和应用,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性是尚需解决的问题。在国家煤改气、双碳目标的要求下,如何在低品位热能供热需求达到50%的高寒地区实现满足经济性要求的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