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数学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接受科学教育、获得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在一定的教育情景下围绕某一具体问题或者某一活动主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良好的师幼互动不仅有助于教师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幼儿在互动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提高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质量,并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选取石家庄市某公立幼儿园的教师和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现场,以CLASS课堂评估计分系统为研究工具,结合CLASS观察评分单实施非参与式观察,对收集到的视频样本进行观察评分,并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对评分结果进行量化分析,针对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质性分析,以此来考察幼儿园不同年龄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实样态,揭示师幼互动在不同年龄班之间的差异及特点,探究影响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改善师幼互动现状的可行性建议。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分析,归纳出幼儿园不同年龄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以下特点:(1)师幼互动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不同年龄班的特点不同:大班师幼互动中“情感支持”水平偏低、中班师幼互动中“教育支持”各维度不均衡、小班师幼互动中“活动组织”水平偏低;(2)在三大领域中,不同年龄班的差异不完全相同:小班教师更注重情感支持和教育支持领域,相对忽略活动组织领域;中班相对稳定都处于中等程度;大班教师更注重活动组织领域,相对会忽略教育支持和情感支持领域;(3)在十个维度中,不同年龄班的差异不完全相同:大班更注重“活动组织效率”,相对忽略“积极氛围”;中班更注重“认知发展”,相对忽略“反馈质量”;小班更注重“积极氛围”和“关注幼儿的观点”,相对忽略“教师敏感性”。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发现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第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影响大班“积极氛围”维度的水平;第二,教师忽视个性化发展影响中班教学支持领域的水平;第三,教师对幼儿的了解程度影响小班“教师敏感性”维度的水平;第四,幼儿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影响师幼互动水平等。最后,根据已有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教育建议:第一,大班教师要有全面的教育衔接,情感支持不容忽视;第二,中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差异,注重反馈质量;第三,小班教师要提高数学敏感性,平衡情感支持领域;第四,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数学专业素养,树立正确儿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