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城市旅游研究比较分散,已有的研究也多集中在理论及单个层面的不足,从城市旅游的资源能力、竞争力和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分层构建了城市旅游综合发展能力评价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广西城市旅游综合发展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首先,从研究城市旅游综合发展能力系统理论入手,综合城市旅游资源能力评价理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理论、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在城市旅游经济学理论和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归纳阐述了城市旅游综合发展能力的理论体系。
其次,建立城市旅游综合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以广西十四个城市为例,利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分析了广西各城市的旅游综合发展能力。基于旅游综合发展能力对城市进行分类,再找出各类旅游城市的优势指标以及存在的问题。实证研究发现,阻碍各城市旅游综合发展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以及导致各城市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原因是:没有进行通过设计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较少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未能找到广西城市旅游综合发展能力中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城市间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较为明显,缺乏新的增长极;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落后,或旅游交通瓶颈问题突出;城市化水平仍旧较弱,即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和环境承载力水平及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条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措施。城市旅游综合发展能力的来源是全方位的,与之相应,旅游城市的开发建设就必须保证开发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协调性:抓住有利的外部宏观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培育经济实力,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经济动力;适当增加旅游业中的科技投入和使用,提高旅游经营管理效率并满足旅游者需求。加快广西各城市城市化建设,将资源转化为产品,对当地的整体基础设施进行配套规划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内外交通设施上配套完善,对相关产业实施联动开发。培养广西旅游新增长极,通过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制定产品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保证旅游产品开发的全方位性:充分挖掘产品竞争力,打造成市旅游精品、名品,实施名牌战略;树立以市场占有率为中心的营销组合策略;扩大营销支出的总体规模,树立竞争导向的营销观,将广西城市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以增强广西城市的旅游综合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