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州河是达州市城区唯一的饮水水源,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蓬勃发展的旅游开发,州河正面临着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全面调查达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水量情况,了解其现状,并对水源地安全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划分水源保护区,查清了威胁饮用水源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水质监测结果表明,达州市城区饮用水源地枯水期水质类别为Ⅲ类,该期水质主要超标污染因子为Pb,最大超标倍数为0.3倍。平水期、丰水期以及全年平均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标准。州河上游来水水质较好,2009年张鼓坪断面除枯水期总氮超标、粪大肠菌群三个水期均超标外,其它水质指标每个水期都达到了Ⅱ类水域标准。
2、达州市州河肖公庙水源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有较大面积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区内几处工厂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保护区以及干支流上游沿岸居民的生活污水、禽畜粪便经简单的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支流或直接排入州河,对水源地水质有较大影响。
3、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是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径流和畜禽养殖为主的非点源,占污染源总量的90%以上,其中,农业污染源COD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占主体,工业污染源的污染贡献仅占5%。水源保护区容量计算结果表明,达州市州河肖公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计条件下河水流量较小(20.7 m3/s),水流速度较慢(0.05m/s),污染物降解系数较小(COD和氨氮降解系数均为0.05),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降解。水源保护区氨氮己无环境容量,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居民生活污水入河、企业污水直排等问题。
4、根据饮用水源保护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五项水源保护措施:一是淘汰肖公庙取水点,拆除州河干流纵深50m范围内住房;二是加强防护隔离,在沿河实施以灌木为主的生物隔离;三是强化污染防治,建设沿河截污干管,搬迁工业企业污染源;四是加强应急建设,积极寻找备用水源地;五是加强环境管理,建设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健全水源地监督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