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耐热品种海南枕头茄、抗热性中等杂种F-85、不耐热品种胜青紫长茄为材料,苗期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热胁迫,并以田间苗为对照,对茄子的耐热性生理基础及苗期筛选指标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1.热胁迫严重影响植株生长,根系活力下降,呼吸作用加强,导致光合色素降解加快,耐热品种的这些变化均较为缓和,且解除胁迫后恢复能力较强。 2.高温引起H2O2及O2-的累积,并进而导致膜脂过氧化加剧,膜结构受损,耐热品种枕头茄在高温下膜结构较为稳定;保护酶系统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枕头茄的上升幅度较F-85茄和胜青茄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耐热品种中先上升后下降,而不耐热品种则持续下降;同时胁迫后抗坏血酸(AsA)含量下降,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耐热品种的酶及非酶活性氧清除剂的保护作用较强。 3.热胁迫引起蛋白质降解加剧,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植株含水量下降,蒸腾加剧,耐热品种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且高温下体内蛋白质代谢较稳定。 4.细胞膜在高温下的伤害率,脯氨酸的含量,蒸腾速率的变化量,根系活力等可作为茄子耐热性的苗期筛选指标,几项指标应相互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