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银行集约化管理的概念及特征入手,阐明了粗放型管理与集约型管理的利弊,针对我国目前银行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的粗放型管理方式,提出采取集约化管理方式的思路,银行将人力、财力、资金等资源,从效益低的区域、网点、业务种类、服务对象进行转移,使资源在不断流动的过程中得到优化配置,再辅之以科学管理和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人均效益,最终增加总的效益。 国有商业银行实现集约化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金融制度的不断确立,为银行经营方式的转变奠定了现实基础。但是,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管理也面临诸多难点:国有商业银行是伴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而形成的,经历了专业银行企业化管理经营和国有企业银行化转变的两个阶段,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专业银行在1979年改革开放至1995年开始整顿金融秩序期间,一直实行粗放型管理方式,粗放型管理的各种弊端,导致了我国专业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国有商业银行都围绕着国家的金融改革方针、政策和总体目标陆续制定了一些改革卜 ace E)硕士兰 jJ:r x方案和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成效并不显著。为此,本文从理论到实际两个方面对如何实现银行集约化管理展开了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改变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实现与国际商业银行惯例接轨的集约化管理模式,这对我国加入WTO后,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如何立足,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管理相关理论阐释。主要论述了银行集约化管理的基本涵义,以及粗放型管理与集约型管理的利弊;从而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实现集约化管理的必要性。第三部分,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管理所面临的难点,主要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关系没有理顺: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色彩的组织机构;银行资金结构存在缺陷;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的缺陷。第二部分,论述了实现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管理的途径。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明确产权关系;优化资金结构,提高信贷质量;建立集约型的资金营运机制;建立科学的财务运作机制;以科技进步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完善国有企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