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国广播电台发展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自1934年蒙古国首家公共广播电台成立至今共有广播电台99座,覆盖乌兰巴托市和全国其他21个省区。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依托网络等新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以致广播电台的受众和市场情况不容乐观。基于此种状况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实证方法,针对当前蒙古国广播电台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以期让为牧民群众提供数年便利的广播电台能够在新形势下生存下去。经过问卷调查发现,2014年通过广播获取信息的受众大约占7%,比2011年下降了近20%,成为公众获取信息使用次数最少的媒介;而且现阶段蒙古国牧区大部分牧民接收信息的方式非常落后,大体相当于乌兰巴托十年之前的信息接收状况;公众通过广播获取的信息依次是音乐、新闻、生活常识、广告和其他,其中乌兰巴托地区的听众更愿意收听短波广播,其他21个省区收听短波广播和国家公共广播的次数大致是相同的;同时,受众获取信息的媒介依次是电视、互联网和报纸。通过对各类媒介的优缺点对比发现,广播媒体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以致于听众越来越不愿意收听广告内容多、核心内容少的电台节目。随着媒介竞争的日益激烈,广播电台要想在夹缝中求得生存,笔者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发展数字技术系统;2.树立服务意识,关注广播节目覆盖率;3.改善管理制度,加强媒介合作;4.壮大专业人员队伍,提高其专业素质;5.改善软硬件设施,打造高品质电台;6.完善财务管理,拓展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