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介入下大连地区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usong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大连地区乡村在复杂的历史发展背景中,适应大连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聚落形态。而乡村公共空间作为承载乡村社会公共活动的最为重要的核心物质空间,起到促进乡村社会公共生活发展,包容聚落内部村民人际交往、生活生产需求的作用,是见证历史浪潮中乡村发展的核心部分,具有指认、认同、聚集、归属、交流和满足等特征。它涉及农民日常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的诸多方面,对于农民的生活改善和乡村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2002年起,大连地区响应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号召,利用自身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从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发展到目前的深入阶段,大部分地区已完成从农耕经济结构向旅游经济结构的转型。大连乡村不再是封闭、同质的世界,乡村生活发生巨变,乡村旅游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主要动力。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改善传统乡村聚落的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乡村公共空间在目前以市场为主导的大连整体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正在被动的迎合市场需求做出进一步更新及改造。但仍然存在着,传统乡村公共空间需求脱离实际;新建乡村公共空间规划失策;乡村地域特色文化断层;部分乡村地区规划建设中出现画格子、填色块、赋指标等设计手法,新建各公共空间之间貌合神离等问题。为了乡村公共空间与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人们需要对乡村的发展进行严肃的思考。根据本文研究框架逻辑,笔者立足于大连地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的现状问题,对空间及社会活动问题表象之下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借助“Google earth”高清数据影像以及矢量化处理、现场调研访问等方式,就旅游介入下大连地区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演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影响公共空间演变因素主要包括:政治介入、经济结构转变、自下而上的人文因素等三大要点。通过对旅顺口区北海街道袁家沟村、旅顺口区铁山街道郭家村、金普新区向应街道土门子村、普湾新区石河街道石河村的实证,分析大连地区乡村居民及外来旅游者的空间需求,总结出针对大连地区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重构策略与路径。研究得出:(1)大连地区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大连各级人民政府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乡村农耕经济结构向乡村旅游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型;村民对于乡村旅游价值观的转变。(2)大连地区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规律为:政治介入下,显性公共空间环境快速改善;经济变革下,隐形公共空间迅速发展;自下而上人文因素方面的传统公共空间淡漠。(3)大连地区乡村公共空间重构不是简单规划元素符号的拼接,应在考虑生态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的基础上,营建出可以延续地域文脉,再造乡土特质,唤醒乡土记忆,为村民寻回失落的乡村认同感与归属感的乡村公共空间。
其他文献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中医称之为"消渴"、"消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降低和应急状态的增多,其发病率在逐渐上升.糖尿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展开,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采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
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的观念体系.阐述了美国的意识形态包括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孤立主义、扩张主义,而实用主义则是美国意识形态的哲学基础,它在制定和实施美国外交政策方面起
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论述了文理兼招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其成因,提出了文理兼招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些改革措施。
HSK作为汉语能力水平标准化测试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HSK六级的写作形式和内容并不能满足以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国际汉语能力标准》的要求,缩写限制了
论述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是促进英语语言产出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课程组打破英语专业精读课的考试考核方式,建立起形成性的评价体系,使测量、考试和评估有
结合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以数控机床为对象,以网络为平台,引入CDIO教育理念,以数控类课程内容的项目设计为主线,构建CDIO理念下应用型本科数控类
为更好的把握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的编制重点,分析了国家近几年颁布的《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等相关
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推陈出新呢。通过教师
<正>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相关制度机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明确要求"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