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1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各类文件中多次提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相关目标和要求。在此引领下,各地方各学校也相当重视地方课程的开设,以加强学生同社会的联系,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无锡是运河上的一颗明珠,无锡的发展与运河密不可分,如何将无锡运河文化这一乡土史课程资源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笔者为此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在调查过程中确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不成体系,时间有限、形式单一等等。为进一步提高乡土史融入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性,笔者尝试以无锡运河文化为例,从多角度论证乡土史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机结合的可行性,以期解决以往存在的问题。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以及基本概念的界定,如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乡土史历史课程资源、无锡运河文化等概念解读。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无锡运河文化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意义。文章认为如果对于这块乡土史开发得当的话,意义重大。一、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四、提高教师的史学素养,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五、形成校本课程特色。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一、地方特色原则,既然是无锡运河文化,就要两个特征共同关注。不光要注重具有无锡特色更要关注具有运河文化的特征。二、综合性原则,打破学科界限,将多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三、准确客观性原则,历史讲求客观准确,那么乡土史的开发也应该遵循此原则。四、因地制宜原则,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切不可脱离实际。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无锡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阐述了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有利条件有国家、省市各级政策的推动,无锡悠久的运河文化积淀,学校特色及条件;在实践过程中详细论述了利用学科渗透、主题讲座、图片展、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以及拍摄纪录片等方法和途径来开发和利用研究乡土史课程资源。第五部分,阐述了无锡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和缺乏综合实践活动。在研究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笔者深深地感觉到,如果真能深入透彻地研究好这一课题,对学生、历史教师甚至是对学校和地方都是意义重大的。希望这一研究能为笔者及同行在乡土史教学中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