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roBNP、cTnI及IMA联合检测对柔红霉素致儿童急性白血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柔红霉素(Daunorubicin DNR)因其强大的抗肿瘤作用,已经成为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一线用药,为提高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缓解率及长期生存率做出了极大贡献。但其心脏毒性作用严重影响了在临床中的应用,柔红霉素没有安全的剂量,即使应用很小的剂量,也会产生心脏毒性,所以必须对柔红霉素导致心脏毒性进行早期监测。目前监测心脏毒性的方法很多,如何选取合适的监测指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recursor 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myocardial troponinⅠ cTnⅠ)及缺血修饰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 IMA)对柔红霉素所致儿童急性白血病心脏毒性的诊断价值,发现心脏毒性早期诊断指标,以期早期干预,为应用柔红霉素化疗的患儿提供安全保障。  方法:  使用酶联荧光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NT-proBNP和IMA、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cTnⅠ。分别于应用DNR前及应用DNR达到90mg/m2、150mg/m2、240mg/m2、300mg/m2剂量后5个时间点测定NT-proBNP、cTnⅠ及IMA浓度,并对其测量值进行分析。  结果:  患儿应用DNR前及应用DNR达90mg/m2、150mg/m2、240mg/m2、300mg/m2时入选例数分别为60、60、49、38及17例,用药前及应用DNR达90mg/m2、150mg/m2、240mg/m2、300mg/m2时血清IMA浓度分别为36.01±3.08、36.62±2.60、58.73±20.53、67.37±22.57、78.60±23.10(U/ml),F=58.128,P=0.000,组间具有显著差异;两两分析结果显示:90mg/m2组与用药前组对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其余各组组间比较P=0.000,具有显著差异。用药前及应用DNR达90mg/m2、150mg/m2、240mg/m2、300mg/m2时血清cTnⅠ浓度分别为0.0060±0.0042、0.0073±0.0043、0.0078±0.0045、0.4058±1.2195、1.3405±3.9286(ug/L),F=7.717,P=0.000,组间具有显著差异;两两分析结果显示:240mg/m2组与用药前组对比P=0.041,300mg组与其它各组对比,P=0.000,差异具有显著性。用药前及应用DNR达90mg/m2、150mg/m2、240mg/m2、300mg/m2时血浆NT-proBNP浓度分别为81.40±60.65、82.74±66.75、96.74±86.72、211.6±197.21、381.93±215.52(pg/ml),F=5.084,P=0.001;两两分析结果显示:240mg组与用药前组对比P<0.01;300mg组与240mg组对比,P<0.05,与其它各组对比,P<0.01。  结论:  1.IMA可以作为DNR导致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 cTnⅠ可以作为DNR导致心肌损伤的特异性诊断指标;NT-proBNP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比较敏感指标。  2.应用DNR化疗时,联合监测IMA、cTnⅠ和NT-proBNP,可以在不同层面了解心肌损伤情况。
其他文献
背景:心脏缺血性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故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心脏疾病在晚期往往需要进行器官移植,但却受到移植器官来源有限及移植
水蛭素(HV)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方面比肝素具有优势,但是水蛭素可能引起严重的出血现象。为此,本研究通过在水蛭素的N末端添加凝血酶识别序列LGPR、FXa识别序列IEGR、凝血酶和FXa共同识别序列GVYAR、FXa和FXIa共同识别序列EPR、暂时封闭住水蛭素的抗凝活性,从而获得水蛭素的衍生物LGPR-HV、IEGR-HV、GVYAR-HV、EPR-HV,分别命名为TH、FH、GH、EH,这些水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