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STU-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构建及活性评价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具有抗逆性强、快速成林、抗病虫害及生态效益良好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纸浆材及建筑材树种。随着全球森林覆盖率的下降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林木需求的日益增长,通过分子改良策略培育落叶松优良品种、加快造林工程的相关基础研究及应用实践工作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出现给落叶松基因组功能基础研究及分子育种实践带来了新机遇,但由于落叶松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及基因组操作实践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落叶松基因组编辑工作的成功报道。本研究基于落叶松基因组结构及CRISPRCas9核酸酶工作机制,致力于构建落叶松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以期实现落叶松内源基因的有效编辑,为落叶松基因组功能基础研究、分子育种实践提供有力分子操纵工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落叶松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确认在落叶松内源细胞中具有高转录活性的启动子元件Lar PE004,并以水稻为测试材料进行瞬时表达和稳定转化证明Lar PE004具备物种通用性且可在稳定转化植物中工作。克隆鉴定了转录因子编码基因、激素类相关基因和micro RNA编码基因三类落叶松内源基因的序列信息,为可靠测试落叶松CRISPR-Cas9系统提供了明确靶标;2、基于转录单元类型、启动子元件等不同功能分类,构建不同类型CRISPRCas9系统,并通过落叶松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和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策略测试编辑活性。实验结果证明:单转录单元CRISPR-Cas9(STU-Cas9)单位点编辑效率(6.1%-11.0%)明显优于双转录单元CRISPR-Cas9(TTU-Cas9)(1.8%-2.2%);Lar PE004启动子驱动的STU-Cas9系统单位点编辑效率(6.1%-11.0%)均优于Ca MV 35S(1.8%-2.0%)和Zm Ubi(2.7%-3.5%)启动子驱动的STU-Cas9系统;3、基于Cas9蛋白突变体SpRY可广谱性识别多种PAM位点的特性,构建了Lar PE004::STU-SpRY系统,有效实现了落叶松多类型PAM位点的编辑,平均编辑效率最高可达到60%,有效拓展了STU-Cas9介导的落叶松基因组编辑体系;4、确认STU-Cas9系统具有良好的共编辑能力,其中:Lar PE004::STU-Cas9的四位点共编辑效率为1.0%-8.2%;Lar PE004::STU-SpRY针对不同PAM序列四位点共编辑效率为1.7%-8.6%;PAM序列均为5’-NGG-3’的四位点共编辑中,Lar PE004::STU-Cas9系统的共编辑活性整体略优于Lar PE004::STU-SpRY系统。
其他文献
目的:(1)比较躯体症状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的注意偏向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心理特征的关系;(2)比较躯体症状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在静息期和情绪负荷状态下的植物神经功能及变化趋势;(3)分析各阶段心率变异性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和心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33例躯体症状障碍(SSD)患者与33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HC)作为研究对象,选用抑郁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
热核估计(heat kernel estimate),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概率论、分形几何、几何学和数学物理等.本文将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分析的角度和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的角度展示热核的某些性质.第一部分中,我们通过Levy过程和鞅理论研究了Rd上的带有扰动项的subordinate布朗运动的热核估计.首先我们证明了Lb=△+φ(△)+b·(?)基本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作为量子计算的一种物理实现方案,固态器件的应用有着优良的数目可扩展性及与现有技术相容的优势。量子计算固态实现方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系统的相干保持时间是否足以满足量子计算操作的完成。超导器件有着相对较长的相干时间,是一个受到关注的研宄方向。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超导系统中的量子操控方法同样适用于一些量子光学系统,可以在超导系统中演不量子光学现象。本论文围绕超导量子比特体系的量子效应和量子信息处理开展研宄,
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是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的交换窗口,其在当代通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因元器件尺寸按比例缩小引发显著的非理想效应、应用环境的不稳定致使电路参数发生变化以及实际电路设计中有限开环增益、带宽受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ADC实际性能参数与原设定指标会出现一定偏差。为了优化ADC工作性能,电路设计中引入校准技术来提升其量化精度,其中能实时跟随误差
颜色恒常性是指人类视觉系统对物体颜色感知的不变性,而成像系统的成像结果则会随着环境光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能赋予计算机颜色感知不变性,可以帮助解决与颜色特性高度相关的图像处理问题。在过往几十年关于计算颜色恒常性的研究中,重点解决单光源、正常照度场景下的颜色恒常问题,而忽略了低照度、不均匀光照等复杂但常见的场景,同时,也缺少与之相关的数据集。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低照度、非均匀光照数据集,并提供标准
工作记忆容量反映个体从大量感官信息中过滤无关信息并选择任务相关信息的能力。大量的行为学和电生理研究显示,相比于低工作记忆容量的个体,高工作记忆容量的个体能更好地抑制凸显但任务无关的干扰物。但是目前尚且缺乏对上述认知差异的神经基础的了解。因此,本研究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来探究工作记忆容量影响干扰抑制能力的神经机制。本研究招募88名年轻健康成年人,利用视觉搜索任务和视觉工作记忆任务,测量被试的干扰抑制能
自从Novoselov等人成功制备石墨烯以来,类石墨烯材料迅速成为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前沿,BN、硅烯等类石墨烯材料迅速涌现。这些材料的电子性质很容易通过裁剪、吸附、制造缺陷等实验手段进行调节,进而被改造成各种功能材料。通过在石墨烯中掺杂硼元素,我们可以得到另一种类石墨烯材料:BC3。因为硼元素是缺电子元素,所以BC3吸附金属原子的能力很强。吸附在BC3上的金属原子会给BC3带来很多新的物理性质。本文
如今,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系统相关的技术正在蓬勃发展。红外成像因为其对环境、天气、光照等因素的高鲁棒性,在驾驶场景这种复杂环境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红外图像作为灰度图像缺乏颜色信息,且分辨率及对比度较差;而人类视觉系统对颜色的分辨能力远高于灰度。因此,如果将颜色及纹理信息赋予红外图像,将会提升人基于红外图像的场景感知和理解。同时,目前大部分计算机视觉领域针对道路场景的研究都是基于可见光图像,将
抗体广泛用于各类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 Ab)的研发已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热点。目前,候选抗体研发真正的成功率大概在万分之一水平,即便进入临床阶段,成功开发上市的抗体药物数量也仅能达到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抗体药物数量的15%左右。候选单克隆抗体能否开发成功与其理化性质息息相关。不少抗体由于表达差,稳定性和溶解度低,粘度高,易聚集等最终导致开发失败。
肿瘤细胞具有形态可塑性,其可以响应微环境的改变,并适应自身需求展现出不同的几何形态。肿瘤细胞实现其可塑性的同时,还能将所感知的外部机械信号通过依赖细胞骨架的机械转导传递至细胞核,通过力-生化转导途径调节基因的表达。因此,不同几何形态的肿瘤细胞可能具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癌症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在于预后差、易复发,这与肿瘤细胞具有的自我更新能力密切相关。然而,肿瘤细胞的几何形态是否与其自我更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