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爆发式等长收缩力量训练(Explosive Isometrics Training)是发展爆发力重要方法和手段。爆发式等长收缩是一种特殊的等长收缩表现形式,与传统的慢速等长收缩不同的是其强调肌肉等长收缩时要更快更强(faster and harder)达到最大力量(MVF)。关于爆发式等长力量训练研究有限,而短期内产生力量表现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其和传统爆发力训练对比,探究短期2-4周内其力量表现效果,为极短周期职业赛事赛前备战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方法:本文选取17名高水平柔道运动员,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爆发式等长训练和常规爆发力训练,每周3次,持续4周,在实验前后和第二周进行测试,测试包括一般性场地力量测试、Plyometrics测试以及实验室内生物力学测试。统计学分析结果,比较不同训练对一般性力量表现和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4周内两种爆发力训练对一般性力量表现、Plyometrics表现并没有显著性效果。2周内两种爆发力训练对静力性测试中生物力学指标(MVF、RFD、 Impulse等)产生效果不同,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爆发式等长训练对F-t曲线前半段影响较大,且两者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后半段消失;但各指标和峰值力建立比值标准化后(%MVF)差异性消失。结论:前人研究表明两种训练方法都可以提高最大力量和爆发力,但本研究表明4周短期训练对一般性力量表现以及Plyometrics表现无显著影响,说明动态力量表现改变需要超过4周或较长时间;两种训练对静力性力量测试的力学指标影响具有差异性,爆发式等长练习对峰值力MVF、RFD以及达到时间都有显著性提高,而常规组影响不显著;在等长收缩F-t曲线前半段各指标两种练习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后半段差异消失,表明爆发式等长练习对改善起动力量(50-150ms)具有积极作用;爆发式等长练习在短期内表现出训练高效性具有应用价值,对超短周期(2-4周)训练中提升运动表现提供了理论支撑。虽然两种练习对力学指标影响有差异,但指标标准化后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等长收缩力学指标和峰值力可能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