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研究了体重(总重)1.5-115.88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et S.)]、1.9-14.02g的梭鱼[Liza haematocheila(T.et S.)和0.11-36.22g的鲈鱼q[Lateolabrax japonicus(C.et V.)]在13.5、18、21.5、24和27℃的标准代谢率、最大报食率、特定生长率和内源氮泄率;体重0.71-4.16g的牙鲆和体重1.03-4.42g的梭鱼在24℃下摄食水平为0、1﹪、3 ﹪、4﹪和最大时的生长、能量及碳氮收支;以及相同温度和体重条件下牙鲆和鲈鱼碳、氮 收支模型.其目的在于通过鲈鱼、牙鲆和梭鱼能量收支特征参数的定量测定,建立3种鱼类 能量、碳、氮指标的状态模型,探讨体重、温度和摄食水平等因素对鱼类摄食、生长、代谢和排泄等生态过程的影响,以便深入研究鱼类资源补充和生物生产过程中能量劝与物质转换规律,为海洋渔业与鱼类增养殖生态系统模型研究提供参数,完善与发展钍鱼类生态生理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