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隐喻操作认识分析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1073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作为修辞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历来倍受关注。而对其认知的研究,又进一步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的认识,加深了人们对隐喻的理解。但对隐喻不管是作修辞还是认知的研究,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隐喻的操作特征,因而两者是互补而不是截然对立。修辞学的研究反映了隐喻语言运作的特征;认知的研究揭示了隐喻的概念性本质。本文正是基于对隐喻的这种认识,以英汉两种语言隐喻操作上的对比分析,探讨隐喻的认知价值,从词类、句法和概念的角度详细分析了隐喻运作的基点,向内部挖掘隐喻的运作特征、构成规律,向外部探究隐喻的文化情境特性,力图揭示隐喻运作上的语言机制和认知价值的互动整合关系。本文强调,隐喻中的语言选择并不是盲目随意的,而是和人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的。本文同时试图整合隐喻研究的二分法(修辞、认知),探讨隐喻多层面操作的互动性,体现隐喻认知在英汉语言中的普遍性和文化制约性。 本文首先追溯了中外隐喻研究的发展史。就历史渊源而言,西方的隐喻研究起源于亚里士多得的《修辞学》和《诗学》两部著作,而中国则始于先秦时期的修辞思想。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西方开始对隐喻作语义、语用进而到认知的多面跨领域研究,大大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的认识。而汉语对隐喻的研究自始至终都圄于修辞的分析,归属于比喻的研究,着重细化归类。就这一点而言,西方隐喻研究的发展是外向开放的;中国隐喻研究是内向单一的。只是到了现代,随着对西方理论的介绍与引进,国内才开始注意隐喻的认知分析,但也还是起步阶段。 其次,就隐喻的操作,本文作了详尽的分析描述,分别从词类、句法和概念三大层面着重分析英汉隐喻的内部运作转换和外部文化情境关联。宏观隐喻和微观隐喻的区分将隐喻的操作与修辞和认知从语言层面上结合起来。各种词类的微观隐喻操作进一步的体现了隐喻的认知倾向性;宏观的隐喻概念又拓宽了语言的可隐喻性。隐喻运作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将隐喻概念和语言体现从转换的角度又连接起来,突出了隐喻在语言中的认知性。同时,隐喻的概念性具有普遍性,更具有民族性的特征。 最后,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强调了隐喻的动态性和整体性。而隐喻三大层面的分析也正是从操作的角度贯彻了隐喻过程的动态整体性。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里的“捆、卷、封、串”等一类词兼有动词和量词两种词性,我们把这类词简称为“捆卷” 类词。本文从历时和现时的角度,讨论促使“捆卷” 类词的词性和语义衍生的因素。
经分析推导给出了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的封星短路电流、短路功率、封星制动转矩与电梯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封星短路电流与封星制动转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推
现代文体学的发展极大地受惠于西方现代语言学,同时索绪尔对共时研究的重视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文体学家,文体的历时分析一直未得到普遍重视。但近几十年来,文体学的研究范围不断
知识经济是以无形化、智能化和创新性为特征的经济,对世界经济和公司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具有以下六大发展趋势:内部审计功能重心由确认向咨询
本文着眼于语言中比词大而其作用或功能都大体与词相当的一类用语单位,采用语言学家刘叔新先生的观点和方法,把这类单位称为固定语,同时分出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专名语、专门
固体废弃物井下换煤充填采空区是一种良好的固体废弃物的解决方案,能够大大的减轻固体废弃物堆积过程中风化扬尘、自燃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同时减
文章分析了电站锅炉燃烧优化的作用,阐述了当前该项优化工艺的发展步骤,对其研究成就以及技术进行了非常综合的测评,细致研究了该项技术当前的状态以及面对的问题。同时还对
针对我国中小城镇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在分析了中小城镇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结合我国中小城镇的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具体的适合我国中小城镇
以氯化钠水溶液为制冰溶液,采用真空法制备得到冰浆。从理论上论证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模型Jeziorny法和Mo法用于描述冰浆结晶行为的可行性。通过实验测定不同结晶时间下的冰浆
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用债务重组解决企业短期财务困难是企业改革的首要手段。因此,进行债务重组,努力降低资产负债率,减少利息支出,提高企业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