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神经纤维与疼痛症状的临床相关性,前瞻性研究腹腔镜手术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缓解临床疼痛症状的效果。材料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8年1月-2009年2月收治的欲行腹腔镜手术的患有慢性盆腔痛、痛经或者卵巢囊肿的患者77例,其中7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标准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和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疼痛评分,依据术前VAS评分,将患有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51例患者分为A、B两组:评分不小于3分者纳入A组,否则纳入B组。患有非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纳入C组,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者为D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神经纤维丝显示病灶中的神经纤维,试验结果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而术后和术前VAS评分之间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A组临床疼痛症状严重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神经纤维表达率明显高于B组临床疼痛症状轻微者(82.9%/30.0%);临床诉痛经、盆腔痛及其组合症状者,病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神经纤维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症状者(83.7%/20.0%);腹腔镜手术能明显缓解A组临床疼痛症状严重者(术前VAS中位值:7/术后VAS中位值:1.5)和C组非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VAS中位值:6/术后VAS中位值:1)的临床疼痛症状;术后痛经、盆腔痛及其组合症状(术前VAS中位值:6.5/术后VAS中位值:1)得到明显缓解。结论:本研究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神经纤维在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症状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痛经和盆腔痛组合症状的产生;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是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症状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可以明显缓解痛经、盆腔痛及其组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