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宓(1894-1978),陕西三原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吴宓从少年时代习诗,一生笔耕不辍,有二十卷,共计一千六百余首诗词集《吴宓诗集》行世。他的诗作在折射近代中国社会历史进程;表现过渡时代现代人的情感与思想;对“诗界革命”的继承与开拓;以及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以吴宓的诗词创作为本位,通过内部文本细读和外部研究相结合;纵向的诗词渊源传统和横向同时代师友诗词相结合的方式;并参照吴宓的诗学思想,力图对吴宓的诗词创作做整体性的考察与分析。本文由引言、主体部分的三章与结语共同组成。引言是对吴宓“其人其世”作分析,对吴宓诗词创作的概况进行梳理概括,对其诗词的评价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总结归纳。藉此来确定吴宓诗词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意义、价值之所在。第一章:根据题材的不同,笔者将吴宓的诗词分成四种类型:纪事感事诗、爱情诗、赠答悼挽诗、纪游诗。这四种题材几乎涵盖了吴宓全部的诗作。吴宓诗词创作的原则是:“求真,有作必录,毫无删汰”。不同题材类型的诗词为我们展现出矛盾又丰富着的吴宓的情感历程与思想轨迹。因此,通过题材分类考察其旧体诗词中的主题意蕴,借以勾勒出吴宓思想、情感的历程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第二章:吴宓的诗词呈现出的整体风格是:缠绵温厚、幽怨典雅、悲凉哀愤。本章笔者参照吴宓的诗学思想,结合吴宓具体的创作分析其旧体诗词的艺术风格。本章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以其诗学思想为参照,通过诗词的材料、诗词的意象与用典、诗词的意境的营造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吴宓诗词风格特色。第三章:探讨吴宓旧体诗词的思想艺术渊源。本章笔者结合吴宓的自述和在创作实践所显出的特色,从中西两个视角共同考察吴宓诗词的思想艺术渊源。吴宓诗词的思想渊源深受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以白璧德为代表的美国“新人文主义”思想,以及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在诗词艺术渊源上则深受中国的杜甫、李商隐、吴梅村等人以及西方的拜伦、安诺德、罗色蒂等的影响。本章侧重从吴宓的诗词创作中具体分析各家是如何影响吴宓的,又是如何在吴宓主观的调和下形成一个矛盾又丰富着的诗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