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ularcarcinoma,HCC)在我国高居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前列,许多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索拉非尼用于晚期HCC患者的治疗能取得一定疗效,延长生存时间,但存在获益有限、费用较高以及不良反应明显等不足。目前仍缺乏可供晚期HCC患者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阿帕替尼(Apatinib)作为一种新型的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治疗HCC的II期临床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III期临床试验正在积极开展。晚期HCC发病机制复杂,单一治疗的作用可能有限,国内外学者就中晚期HCC的联合治疗做了积极探索,但目前对于阿帕替尼单药及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晚期HCC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晚期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阿帕替尼单药及联合TACE治疗晚期HCC患者的近期疗效、AFP的变化、无进展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59例晚期HCC患者。31例患者行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28例患者行阿帕替尼单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组和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分类资料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根据m RECIST评价标准:在单药治疗组中,无完全缓解的病例,部分缓解占21.43%(6/28),疾病稳定占35.71%(10/28),疾病进展占42.86%(12/28),客观缓解率为21.43%,疾病控制率为57.14%;在联合治疗组中,无完全缓解的病例,部分缓解占61.29%(19/31),疾病稳定占22.58%(7/31),疾病进展占16.13%(5/31),客观缓解率为61.29%,疾病控制率为83.87%。2.比较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联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为61.29%,与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1.29%vs.21.43%,P<0.05。联合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3.87%,与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3.87%vs.57.14%,P<0.05。3.比较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AFP改变情况:单药治疗组AFP下降大于50%的患者13例占46.43%,联合治疗组AFP下降大于50%的患者23例占74.1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43%vs.74.19%,P<0.05。4.无进展生存期: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中位PFS为8.4个月(95%CI:7.02~9.78个月),单药治疗组患者的中位PFS为4.1个月(95%CI:1.26~6.95个月),P<0.05,两组患者PF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及胃肠道反应是两组患者主要发生的不良反应,各类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阿帕替尼单药及联合TACE治疗晚期HCC均能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可耐受。2.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相比可提高近期疗效和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为临床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