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发病人数约90万人,死亡人数约70万人,在全球所有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位居第四,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及大肠癌,而在癌症死亡中,胃癌所致的死亡率位居第三,这不但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而且还对社会、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虽然胃癌的全球发病率正在下降,但是东亚地区仍是胃癌高发区,其次是欧洲中、东部和美国中、南部?据统计,在我国,胃癌年发病人数约40万,占全球新发病人数的40%,如此多的发病人数,已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早期胃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胃癌的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胃癌的治疗方法,但是单纯手术治疗的总生存率仅仅为20%~40%?然而,由于胃癌发病初期的症状不典型,可能只是反酸、烧心、消化不良或胃痛等不典型的症状,所以发现时往往已到晚期,其中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小于10%,晚期胃癌检出率37%~39%?晚期胃癌往往已有远处转移,预后很差,目前还没有标准化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式是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新辅助放化疗后的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新辅助放化疗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于无法手术的晚期病人,早期治疗主要采用氟尿嘧啶联合阿霉素的两药联合方案,后来由于对铂类方案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以铂类为主的方案,并逐渐替代了原有的氟尿嘧啶联合阿霉素方案?在使用细胞毒性药物的化疗时,无论是食管和胃癌中的鳞癌或腺癌,在有效率和生存时间上均无明显差别,所以90年代中期的胃、食管和胃食管交界处的化疗方案相关的研究均未严格限定纳入者的组织学特征?而且大多数研究纳入了一部分的鳞癌患者?但是,随着靶向治疗的研究(曲妥珠单抗和ramucirumab),鳞癌和腺癌的治疗方案出现了差异?靶向药物研究的热门信号通路包括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PI3K/mTOR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等?而对于不同的治疗方案,疗效评价也各有不同,但是对胃癌治疗方案的疗效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主要是对我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共计88例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接受伊立替康加替吉奥方案联合或不联合沙利度胺作为二线方案,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是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从而为晚期胃癌的二线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目的系统评价沙利度胺联合IRIS方案与单纯IRIS方案在晚期胃癌二线治疗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88例一线治疗后复发晚期胃腺癌患者,按1:1随机分为2组,联合沙利度胺组44例,从化疗前一天起予以沙利度胺片(口服50mg,每晚睡前1次,耐受后增至100mg,长期维持),伊立替康1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替吉奥80mg/m2,分早、晚两次口服,第1-14天,21天为一个周期;对照组44例,伊立替康1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替吉奥80mg/m2,分早、晚两次口服,第1-14天,停药7天,21天为一个周期?有82例完成2~6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一次疗效?两组化疗期间均使用托烷司琼止吐,奥美拉唑护胃,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对于迟发性腹泻或严重腹泻,应及时使用易蒙停止泻;若出现Ⅲ-IV度骨髓抑制,则及时使用升白细胞药物或升血小板药物等对症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疾病控制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沙利度胺组与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1.4%和66.7%,2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4.7周和4.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 P>0.05)?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联合组80.9%和对照组73.8%,两组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都有较高的改善?安全性方面,联合组与对照组中的3~4级血液学毒性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6.8%和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4),贫血,发生率为18.2%和2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7),3~4级非血液学毒性主要是恶心(4.5%和20.5%),呕吐(2.2%和18.2%),腹泻(分别为2.2%和2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的毒性反应,如骨髓抑制,乏力、转氨酶升高、便秘、皮疹及周围神经炎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过一线化疗后出现进展的晚期胃腺癌患者,IRIS方案作为二线用药,近期疗效较好;2.IRIS方案联合沙利度胺后可明显减少化疗引起的消化道毒副反应,增加可耐受性,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沙利度胺作为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价格可被广大患者接受,并且口服给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