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实用性技巧学科,这门学科也是现今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时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一种集中体现,让用人单位了解你“会”什么的同时知道你还能“用”什么,从而摆脱社会对当今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分数高、能力低”的“非客观评价”。之所以在这对:非客观评价一词加上引号,原因是当今对大学生的这一评价也确实不是空穴来风,这与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体制还处于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有直接关系。很多专业的设置以及教学课程的制定还都拘泥于应试教育和照搬所谓“西方先进教学”的大模式中无法摆脱。在我国物质文化发展迅速的当今又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条腿慢,一条腿快”的局面就映射在教育体制相对滞后与社会人才需求这两个课题上了。当代社会对所需人才判定的标准通常指:掌握工作中的实用性技能、所学专业可以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做出相应调整、综合素质与应变能力较高等诸多因素。钢琴即兴伴奏这一学科也正是那种可以在解决就业问题时起作用的学科,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无疑是一种迎合“社会人才需求”的技能,也可以说它是自身理论知识掌握透彻程度的体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对于我国音乐教育界来说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我国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材还是以翻译外来书籍和借鉴学习他国教学相关理念为主的学术初级阶段,全国各高校对于这一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目前还是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统一的教学规范。本篇论文力争在大量的文献调研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详细阐述什么是钢琴即兴伴奏、以及其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对声乐主修方向的学生学习即兴伴奏的必要性进行强调和说明。通过理论结合实例的分析方式指出,弹好钢琴伴奏需要哪些专业方面的素质,即:较好的应用钢琴演奏技术、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的积累、快速的乐谱识别和视奏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良好的即兴编配能力等。论文核心部分主要阐述钢琴即兴伴奏对于高师声乐主修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对高师音乐专业声乐主修的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学习方式及教师授课形式做出探索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将从课堂组织形式、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安排,以及对课下练习情况如何评价和考核的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本文共采用了网络调查、阅读名师访谈录和相关学术书籍和论文等方式,进一步分析目前研究这门学科的相关人员对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学术认知角度和课程未来发展的意见,希望通过此番的总结和研究能为今后钢琴即兴伴奏课的学习和实际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