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在查阅国内外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发展现状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学者依据WHO—AIMS提出的本土化的评估框架,结合我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了解我国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能力。依据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选择课题项目地区北京市、哈尔滨市和克拉玛依市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不足,联系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我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对象和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法等,问卷调查对象为三个调查地区的社区所有从事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人员,访谈对象为社区心理卫生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和社区从事心理卫生服务的人员。收集相关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运用SPSS18.0对资料进行分析,采用了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结果1.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开展情况:我国三个地区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开展服务有固定的场所的比例都不高,并且场所环境也只有部分能够保护隐私、安静无干扰、有充分的空间和容易找到的条件。三个地区开展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内容主要以心理卫生宣教与促进、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为主,开展的心理卫生服务形式以发放心理健康材料、板报宣传和举办专题讲座等健康教育的形式为主。2.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结构:克拉玛依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主要是女性从业人员,比例为94.5%;年龄方面,30岁至40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47.3%;文化程度方面主要是大专和中专及以下,学历层次较低;绝大部分没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92.7%的服务人员没有职称;69.1%的人员是合同工,正式编制内的职工占29.09%;61.5%的服务人员工作时间没有超过1年,78.2%的人员是兼职。专业背景虽以心理学为主,占16.33%,但其它专业都与心理学相关专业相差甚远,目前所从事的岗位主要是社区心理健康干事,占91.5%。哈尔滨市的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女性占比例58.3%;20岁至30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66.7%;文化程度方面以本科居多,占53.7%;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执业护士为主,占46.7%,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只有10%;职称以初级职称为多,占53.3%,其次为中级职称,占36.7%;编制上合同工占56.1%,有编制者占40.4%;从业时间3年内为主,85.0%的是兼职人员。专业背景以护理学为主,占48.3%,其次为临床医学,占31%。目前所从事的岗位主要是社区医师和护士,大部分为兼职从事心理卫生服务,专职的社区心理咨询师仅占7.3%,北京市的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女性占比例65.3%,各个年龄段人数分布接近,文化程度以大专为主,占44.9%,本科占38.8%;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以临床执业医师为主,占58.3%,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有4.2%;职称以初级职称为多,占53.2%,中级职称占38.3%;有正式编制的员工为主,占81.3%;从业时间1年以上者较多,兼职人员占56.3%,专职人员占43.8%。专业背景以临床医学为主,占45.8%,其次为护理学和预防医学。目前从事的岗位以社区精防医师为主,占72.9%,其次为预防保健,占16.7%。3.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情况:三个地区的心理卫生服务人员每年接受培训的频率都以低于2次/年为主,接受培训的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比例都很低。通过学历教育和岗前培训来获得心理卫生知识的比例较少,除了哈尔滨市的人员有21.1%的比例通过进修来获得心理卫生知识,克拉玛依市和北京市都几乎没有人员进修过。三个地区的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参加培训的原因和接受培训的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三个地区的心理卫生服务人员接受培训的内容都以心理诊断与测评、心理咨询和心理疾患防治为主。4.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情况:对评估诊断水平的9个题目,克拉玛依市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平均回答正确的题目数为4.07,哈尔滨人员平均回答正确的题目数为3.56,北京市人员平均回答正确的题目数为7.45。克拉玛依市和哈尔滨市的诊断水平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低于北京市的诊断水平。对评估治疗水平的8个题目,克拉玛依市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平均回答正确的题目数为1.93,哈尔滨市的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平均回答正确的题目数为1.95,北京市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平均回答正确的题目数为4.67。在统计学上,克拉玛依和哈尔滨市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治疗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均低于北京市的治疗水平。对于评估知识水平的8个题目,克拉玛依市的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平均回答正确的题目数为5.05,哈尔滨市人员平均回答正确的题目数为4.15,北京市人员平均回答正确的题目数为7.02。北京市的知识水平高于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市高于哈尔滨市。结论1.三个地区的社区只有部分有开展心理卫生服务的固定场所,场所环境也难以满足开展服务的必要条件,服务内容简单,方式较少,而国外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不仅内容方式多样,并且开展的是连续性的服务。2.三个地区从事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以兼职居多,有心理学背景的人员很少,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服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尤其克拉玛依市人员的学历主要都在大专和中专及以下,哈尔滨市的以本科为主,北京市以大专为主,三个地区的人员学历层次有差异。3.三个地区的人员接受相关培训的时间短,培训的内容也有限,缺乏从业后的系统的继续教育和进修机会。4.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三个地区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诊断水平、治疗水平和知识水平有一定差异,克拉玛依市和哈尔滨市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水平与北京市比有一定的差距。北京市的知识水平高于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市高于哈尔滨市。对策建议1.通过设立社区心理门诊来扩大心理卫生服务内容2.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之间建立一个连续性服务机制。3提高心理咨询资格认证标准4.制定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任职资质,吸引专业人才进社区5.为上岗后的心理卫生服务人员提供系统的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