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无损图像压缩中预测误差修正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8595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无损图像压缩技术是一种既能限制每个像素重建的误差又有较高的压缩率的技术。随着医学成像、卫星通信、遥感、指纹识别等技术的发展,近无损压缩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在现有的近无损图像压缩方法的基础上,用基于Context模型的预测修正方法,结合有较高量化增益的网格编码量化(TCQ)方法进行实验,取得较好的压缩结果。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从条件信息熵的角度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了取得更好压缩效果的可能性。2从一般的均匀量化出发,简要地阐述了网格编码量化的原理。3把梯度预测以及误差修正与有较高量化增益的TCQ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编码压缩系统,这个系统的设计思路如下:首先,用梯度自适应预测方法对图像进行预测。其次,对预测误差进行了基于上下文的修正。即每次完成对像素的预测后,记下当前像素预测上下文的纹理特征,以及预测误差。如果我们检测到:对于某一种特定的预测上下文纹理特征,总是出现预测误差偏大或者偏小,那么我们下次再遇到上下文符合此种模式的像素时就可以把像素的值预测得更低或者更高些,算法实现上是通过减去预测误差条件分布的均值的办法对误差进行修正,以进一步降低预测误差的熵,从而在同等重建误差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压缩性能。最后对经过误差修正的预测误差进行网格编码量化再进行熵编码以获得最终压缩输出。与之前文献报告的一些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其他文献
针对比例导引控制的拦截弹,建立高阶制导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基于脱靶量级数解公式,对目标最优机动突防策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拦截弹的制导系统为线性一阶、线
成像设备及各种图像编辑软件的大规模使用,使得数字图像篡改现象经常发生,因此,鉴别数字图像的真伪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数字图像主动防伪鉴别技术,由于依赖预签名提取或预嵌
研究背景: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绝大多数生长于第四脑室的小脑蚓部,依赖血管生成为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肿瘤血管分布不均、杂乱无章、缺乏基底膜、通透性高,从而促进了肿瘤浸润性生长,为肿瘤的播散转移提供了途径。目前以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手段日臻成熟,但要做到对颅内高度浸润的肿瘤进行根治性治疗仍然十分困难。同时大剂量的放、化疗均对患者有毒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