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植株抗倒伏性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ve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高配合力恢复系绵恢725所配制的4个高产杂交水稻品种(Ⅱ优725、冈优725、金优725、宜香725)为研究对象,以国家区试对照品种Ⅱ优838为对照,研究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植株抗倒伏能力及其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植株茎秆显微解剖结构及化学成分、剑叶叶绿素含量及变化规律、剑叶光合参数变化规律、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特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与对照品种相比,绵恢725系列品种株高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其上部节间和穗的增长,其基部节间长度无明显差异。茎秆弯曲力矩增加的同时基部节间的抗折力也明显提高,且抗折力的增加幅度远大于弯曲力矩,保证绵恢725系列品种倒伏指数明显降低。分析茎秆基部节间性状与抗折力的回归方程发现,绵恢725系列品种具有较高抗折力,其主要原因是通过基部茎秆节间的增粗实现的。其基部节间直径、壁厚以及横切面积较对照品种均有明显的增加。2.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基部不同节间的维管束面积、维管束韧皮部面积和维管束木质部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品种,茎秆表皮与机械组织排列规则、紧密,小维管束位置靠外。表明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具有优良的维管束系统,有效的改进了茎秆的物质运输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的纤维素含量比对照品种偏低,但高节位节间的纤维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茎秆木质素含量普遍高于对照品种,且茎秆N2、N3和N4节间木质素的含量差异不大。灰分含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茎秆节间的物质贮藏量,但各品种的增加量因品种而异。3.绵恢725系列杂交水稻品种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抽穗后13d以内,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品种差异不大;抽穗13d以后,对照品种的叶绿素含量骤降,并在抽穗后19d时达到最小值,明显低于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所有参试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处于波动下降趋势,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与对照品种相比,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在抽穗后16~19d(叶光合作用最强的时期)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迟、缓,具有较高的胞间CO2浓度,保持了较高的光合能力。表明了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在抽穗后剑叶衰老过程中的光合作用更为稳定,并且在抽穗较长时间后仍能保证较高的光合活性和较长的光合功能期。4.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的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Ⅱ优838,平均增产8.15%。其干物质积累总量高,地上部营养器官能够快速、有效、大量的积累干物质。生殖生长阶段,较高水平的输出率和转化率,促使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植株茎、叶、叶鞘的干物质开始大量向籽粒转运,保证穗部“库”的干物质积累。表明了绵恢725系列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系统均优于对照Ⅱ优838,具有更强大的产量库容和更强的生物产量等优势。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城市湖泊污染日益严重,水质堪忧。传统的湖泊治理大多都是在污染发生后再去治理,这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取得成效,利用水质模型模拟污染物的迁移变化,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可视化,为城市湖泊治理提供辅助支撑,把治理时间提前到污染爆发之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EFDC(The 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模型、GIS(Geographi
毛乌素沙地属内陆干旱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沙丘间的滩地地下水矿化度较高。研究区盐池地区与毛乌素沙地南缘接壤,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资源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多数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对数量性状基因座进行鉴定和定位,对水稻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单片段代换系(single segmentsubstitution line,SSSL)只含有一个来自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消除了遗传背景的干扰,是用于QTL鉴定和精细定位的重要试验材料。本研究选用三系杂交稻恢复系蜀恢527为供体亲本,两系杂交稻恢复系93-11为轮回亲本,利用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