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地区雷暴大风活动特征和产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e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暴大风天气局地性和突发性强,并且破坏力大、致灾性强,是气象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防御的难点。川藏地区是我国西部开发的一个关键区域,但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而该区域地形高原、盆地和深切峡谷共存,大气环流系统复杂多变,加之气象观测站稀少等因素影响,雷暴大风的准确预报和防御仍十分困难。认识川藏地区雷暴大风的活动特征及其产生机制是一项亟待开展的研究工作。本文首先利用地面站点观测资料对2010-2017年川藏地区雷暴大风的活动特征进行统计,对比分析高原和盆地不同地形下雷暴大风分布的差异。其次利用四川及周边省份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资料,对该区域产生雷暴大风的对流系统组织类型特征分类统计。再次基于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计算雷暴大风发生前大气环境的水汽、热力和动力参数,揭示高原和盆地不同地形影响下雷暴大风发生的大气环境特征及其差异。最后,选取川藏高原地区一次罕见的雷暴大风过程,对其天气环流背景、大气热动力环境、对流系统的结构演变及局地大风的产生机制进行探讨。统计对比川藏地区高原和盆地雷暴大风活动特征,结果表明:(1)高原雷暴大风除冬季外均有发生,发生频数呈5-6月和9月双峰型分布特征,且主要在午后发生,20时前后达峰值。盆地雷暴大风主要发生在夏季,7月达到年内峰值,且在午后和夜间均较活跃。(2)高原站雷暴大风发生的年均频次约为2次/站,两个高频中心分布在甘孜西部和那曲东北部。高原雷暴和大风中,分别约4.5%和8%为雷暴大风。而盆地站雷暴大风年均频数仅为0.4次/站,其雷暴中仅1%为雷暴大风,但大风中约60%是雷暴大风。(3)高原和盆地雷暴大风的强度相当,大多在20 m s-1及以下,但高原风速极值更大。将川藏地区产生雷暴大风的对流系统分为较小尺度风暴型(孤立单体、簇状多单体和断裂线状)和MCS型(非线状MCS、飑线和弓状回波)两大类,共6种子类型,统计其分布和回波特征。结果表明:(1)各类型对流系统造成的雷暴大风主要发生在4-9月,各类型峰值不同,5月和7月为主次峰。较小尺度风暴型主要在午后发生,峰值为20时前后,MCS型雷暴大风在午后和夜间均较活跃。(2)高原或山区的雷暴大风主要由较小尺度风暴产生,个例间的回波强度差异较大。盆地雷暴大风主要由MCS引起,其回波强度一般大于高原对流系统,其中非线状MCS型最多,占比可达45.4%,飑线型次之为27.5%。(3)较小尺度风暴型雷暴大风发生前,其反射率因子质心下降特征更明显。MCS型雷暴大风发生前易出现多种标志特征,且其出现的比例一般高于前者,其中反射率因子质心降低和低层风速大值区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性。统计合成分析川藏地区雷暴大风的大气环境特征和典型环流形势,结果表明:(1)高原雷暴大风发生环境的水汽含量不足,对流发展和下沉气流潜势、垂直风切变均低于盆地。(2)高原雷暴大风的层结通常表现为中层有一不厚的湿层,而低层较干,呈上湿下干的垂直结构。同时中低层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较大,蒸发过程更强降水量一般很小,具有干性天气特征。(3)盆地雷暴大风发生环境的水汽充沛,可降水量大,近地面温度和露点高。垂直温湿环境一般表现为中层干层明显,低层较湿的上干下湿垂直结构,有利于短时雨强,具有湿性天气特征。(4)高原雷暴大风频次双峰期间的环流场形势存在一定差异。5-6月为高空西北气流影响型,高层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存在辐散场中心。中层有弱冷平流侵入,低层受切变线影响,环境风垂直切变较大。而9月为副高边缘影响型,高层辐散场较弱,中层温度平流不明显。低层同样受切变线影响,环境风垂直切变弱于5-6月,但有明显的偏南气流输送水汽。上述两种环流形势均有利于雷暴大风的产生。分析2016年9月川藏高原一次罕见的雷暴大风过程,结果表明:(1)高原雷暴大风通常具有干性特征,但这次过程出现多站10 mm以上的小时强降水且伴随18 mm大冰雹,是一次罕见的“湿性”高原强对流天气过程。(2)对流系统发生在500 h Pa弱冷平流和低层切变线影响下,环境的高CAPE和较大垂直风切变为超级单体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大气中低层深厚的湿层是对流风暴内湿下击暴流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3)初始对流在地面辐合线上生成,其北侧大片层状云镶嵌多个γ中尺度单体,而南侧仅有微弱的零星回波。在东南移入高CAPE、大垂直风切变的环境场过程中,北侧多单体对流系统逐渐发展成线状MCS,并与南侧对流单体区域合并,促使南侧对流单体则迅速演变成超级单体。(4)超级单体发展成熟期,低层有清晰的前侧入流缺口、钩状回波和中气旋特征。垂直剖面上强回波区随高度前倾,高层有显著的上冲云顶突起,回波顶高接近15 km。中层存在明显的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随后出现中层径向辐合、上升气流减弱和反射率因子核心快速下降等特征,预示着风暴内下击暴流的产生。(5)中层干空气的夹卷过程增大了超级单体内水凝物的相变冷却,有利于加强下沉气流。同时大雨滴、冰雹的快速下落,其拖曳作用也有利于湿下击暴流的产生,结合峡谷地形的狭管效应,引起地面大风现象。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人口快速增长,各种公共场所活动日益增多,这些场所具有人群流动性大、高度聚集等特征。若活动期间,公共场所发生不确定的突发事件,例如人员摔倒、火灾等情况,容易造成人群拥挤,给人群快速疏散带来安全隐患。研究公共场所的人群密度图中的人群密度特征,确定高密度人群位置,设计人群安全疏散路线,对于人群快速疏散,保障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如何更精确地获取图片中不同远近的人群密度图,
《焦点访谈》自创办以来,其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舆论监督。它通过报道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揭露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但是《焦点访谈》栏目在发展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舆论监督内容重复性高,硬监督比重越来越少,舆论监督内容公共性不足,舆论监督热点事件与社会热点事件相差甚远等等。这都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的探究。本文先对十八大以来《焦点访谈》栏目进行深刻分析,然后对十八大以来《焦点访谈》所面
随着电力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不断升温,电力工业已成为能源行业拓展业务的重要区域。为了保证电力能源供应的连续和稳定,实现电力调度精确化和运营安全经济化,针对电力负荷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运用混沌动力学理论,分析了一种具有隐藏吸引子结构的三维jerk混沌系统,并运用混沌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以及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预测理论提出了一种混沌时间序列的
运输是雏鸡破壳后经孵化场到养殖场的必经环节,运输应激会对雏鸡的生长及生产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畜禽养殖业的损失。肝脏作为体内主要的代谢器官,在运输应激中的反应较为明显。热休克蛋白可以在应激过程快速反应,起到保护作用。黄芪多糖(APS)是黄芪的提取物,有抗应激作用,但是其拮抗运输应激致雏鸡肝脏损伤,尤其是热休克蛋白反应的效果和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雏鸡为实验对象,采用模拟运输的方法,用APS滴口预
脂筏是细胞膜上脂质高度有序的膜结构域(<200 nm),其富含胆固醇和鞘脂类物质。脂筏选择性地招募特定类型的脂质和蛋白,从而与多种生理功能如免疫信号传导、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癌症的发生与发展和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实现脂筏原位成像和长时间跟踪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脂筏选择性招募机制及其生理功能的理解。目前的脂筏成像技术主要依赖于荧光成像,但这些方法都是将荧光分子标记在特异性识别脂筏的探针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是一种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能够杀死大部分细菌,对部分支原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克拉霉素广泛应用于各种细菌感染,如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生殖泌尿系统感染等,特别是在治疗儿童时,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克拉霉素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口味极苦,而注射给药对局部刺激性很大。本研究旨在提高本品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和改善顺应性,主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一种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大风险因素之一。近些年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研究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截止到2020年3月,GWAS已经发现与各种疾病或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超过12
兽医临床中适用于犬的麻醉药种类较多,但仅应用一种药物很难发挥出理想的麻醉效果。强痛宁对犬猫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右美托咪定对呼吸抑制作用较弱且能发挥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两种药物分别与其他多种麻醉药物复合使用时,都起到了较好的全身麻醉效果,但右美托咪定与强痛宁复合(Dexmedetomidine Combined with Qiangtongning,简称DQ合剂)在犬麻醉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
竞争情报对于企业发展意义重大,直接影响了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的制定。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阐述了竞争情报在国内外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现状,并以D传统石油销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竞争情报和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对D公司发展现状及现阶段战略模式进行调研,找出该公司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分别应用PES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模型对石油行业外部宏观环境及成品油销售行业进行竞争分析,找出D公司在当前竞争环境下的优劣势,进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后世影响积极深远。当前我国的社会形态,经济领域和社会结构都发生较大变化,多元文化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信仰、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这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帮助和指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亟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