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夹竹桃总强心苷灭螺效果的测试,及对酯酶同工酶电泳、糖原、电镜扫描、应激性、毒性测试结果的分析,来探求、讨论夹竹桃总强心苷灭螺的构效关系和机理。
在毒杀实验中,分别以夹竹桃夏、冬两季根、茎、叶部提取的总强心苷,夹竹桃苷、混合强心苷(不含夹竹桃苷),次生苷,酸解总强心苷和碱解总强心苷作为测试对象。结果表明,夏、冬季夹竹桃各部提取的总强心苷在灭螺效果上没有较大差异,但是两季中茎部提取的总强心苷效果最好,依次为叶、混合强心苷、根和夹竹桃苷。而次生苷、酸解总强心苷、碱解总强心苷对钉螺的毒杀效果大大减弱甚至消失。
酯酶同工酶图谱和糖原的变化,均与毒杀效果表现出了极大的关联性:处理液的毒杀效果越好、浓度越高,其酶带的变化出现得越早也越明显;糖原减少的幅度也越大。
透射电镜扫描的结果表明,夹竹桃总强心苷对钉螺的身体器官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其肝脏和肠道的损伤严重。
应激性实验的特殊结果反映,钉螺在受到强烈刺激时很有可能采取闭厣而非上爬的应激措施来躲避外界的侵害,这也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利用钉螺的这一特性来阻止钉螺上爬,从而强化灭螺效果。
在对浮萍的毒性实验中,处理液中的浮萍与清水中浮萍的生长状况、水质没有发生明显的差异,说明夹竹桃总强心苷对浮萍一类的水生植物无害,对生态环境不会产生较大的破坏和伤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