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艾滋病在全球呈现蔓延趋势。当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存在副作用大、病毒耐药、患者不能耐受及药物价格昂贵等问题。以天然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改造成为新型抗艾滋病药物是目前研发的方向之一。穿心莲内酯是二萜类化合物,由爵床科植物穿心莲中提取得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炎、抗肿瘤、抗HIV等功能。其衍生物脱水穿心莲琥珀酸单酯可抑制HIV-1所致的细胞周期失调,上调HIV-1感染者的淋巴细胞CD4+水平,抗HIV效果类似第一代抗HIV药物齐多夫定。穿心莲内酯结构中的a,B-不饱和-γ-内酯是其活性基团,也是许多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天然药物成分中的共同结构。穿心莲内酯本身结构不稳定,其衍生物物异穿心莲内酯(IA)与脱水穿心莲内酯(DDA)稳定性有明显提高,亦保留了a,B-不饱和-γ-内酯药效团,为进一步结构改造提供了较好的先导物。本实验共合成了33个穿心莲内酯衍生物:①异穿心莲内酯C-3、C-19位羟基在DCC-DMAP作用下与芳香酸成酯(zjl-zj5);带有酚羟基的芳香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乙酸等)先将酚羟基苄基化保护再与C-3、C-19位羟基在DCC-DMAP作用下成酯(B6-B16),最后在钯碳催化下氢化脱掉苄基得到目标化合物(zj6-zj16)。该酯化反应总共得到16个化合物。②异穿心莲内酯C-19位羟基在碳酸银的催化下与溴代乙酰化保护的单糖经K-K反应形成糖苷(Acl-Ac3),再用碳酸钾将单糖的乙酰化保护脱去得到(qj1-qj3)。③脱水穿心莲内酯在碳酸钾及四丁基溴化铵的催化下与卤代烷成醚得到(D1、D2、D4);在对甲基苯磺酸的催化下与芳香醛类化合物合成缩醛得到(D5-D11、D13、D14);将脱水穿心莲内酯用吡啶-重铬酸盐(PDC)氧化得到3-氧代-19醛基脱水穿心莲内酯,再与芳香醛(4-吡啶甲醛、糠醛)经羟醛缩合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dj1、dj2)。本文合成的化合物均经ESI-MS、1H-NMR进行了结构确证。其中,除D13外,其他32个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抗HIV药理活性正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