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流电影是新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的存在,而英模题材电影是主流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主流电影中的重中之重。英模人物形象肩负着主流电影弘扬时代精神、传达主流价值观的使命,是创作者在剧本创作中需要关注的核心元素。主流电影剧作中除了虚构的形象外,英模形象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由新闻媒体报道的英模人物,从生活中的新闻人物到电影剧作中的艺术形象,这一形象的转变是一个复杂艺术再创造的过程。随着国家意识形态、时代精神、主流价值观、观众审美取向、电影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从新中国诞生后的红色经典,到80年代提出的“主旋律电影”,再到后来提出的“主流电影”及“新主流电影”,英模人物形象的塑造出现了各个方面的变化。基于目前主流电影中英模人物形象的塑造,创作者从新闻报道中取材,如何打破固有的创作思维,塑造出贴近生活,富有灵魂的英模形象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围绕主流电影剧作中的英模形象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笔者的毕业作品《大山里来了个新货郎》的剧本创作,着重总结新世纪英模人物艺术形象的特点,借鉴优秀主流电影中英模形象塑造的创作理念,打破观众对英模人物形象的刻板印象,探究符合当下时代背景及观众审美需求的英模艺术形象创作规律。本文将从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主要概述了真实生活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英模人物作为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在创作之初,需要平衡好真实人物与艺术形象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从英雄人物到“反英雄”人物形象,主要探讨了英模形象特征的新变化。第三章,从英模形象神话化向世俗化的转变,主要讨论了在不同时代环境下对于英模形象表达的变化。第四章,从人物群像的单一建立到多层次描写,重点结合案例分析剧作中英模群像的新书写。第五章,从英模形象的外部写实到内心世界的深入呈现,探索了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对英模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