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双方见证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等各类合作协议,通过了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成果文件,并推出了以实施“八大行动”为核心的一百多项全面深化中非合作的新举措。由此,“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经贸合作已进入了精准对接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中非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贸易不平衡和发展不稳定等问题也不可忽视,未来实现中非贸易高质量发展应找出诸多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随着关税减免的谈判难度逐渐升级,贸易便利化在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隐形的市场准入壁垒“贸易的非效率”也开始受到众多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当前非洲各国已经为推动贸易便利化进程达成共识,主动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以国际通行规范来调整自身的贸易便利化制度。为此,亟需对非洲国家贸易便利化的现实状况进行准确的测算和评估,量化其贸易便利化水平,衡量其对中非贸易及其贸易潜力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非洲各国制定提升贸易便利化的相关政策,也有助于中国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非洲国家的相关措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促进中非贸易发展。具体来说,中国与非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受哪些因素影响?贸易效率如何?贸易潜力的实现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本文围绕上述几个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非洲国家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测算出非洲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通过定量分析考察非洲贸易便利化对中非贸易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各分指标对中非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影响,从而丰富和拓展了中非贸易和贸易便利化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贸易便利化、中非贸易和贸易潜力的相关文献,指出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首先阐述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潜力的涵义,并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为后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中非贸易现状与特征。首先从中对非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贸易平衡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规模,其次将贸易商品按照常用的国际贸易分类标准计算并分析了贸易结构。第四章非洲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算。利用5个一级指标(包括32个二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 2008-2016年39个非洲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的整体和单一指标水平,并对测算结果进行简要分析。第五章实证研究。首先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非洲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非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洲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将显著地促进中非贸易,进一步采用时变的随机前沿模型考察贸易便利化各分指标对中非贸易效率的影响,测算并分析中非贸易潜力值,研究发现非洲国家的交通运输设施和金融电子商务是阻碍中非贸易潜力提升的主要因素。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实证研究提供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中非贸易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有以下两点创新:第一,研究对象创新。相比以往研究,本文选取了2008-2016年中国与39个非洲国家之间的数据作为样本,考察了非洲各国贸易便利化对中非贸易及其贸易潜力的影响,为如何进一步扩大中非贸易提供政策参考。第二,研究方法创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现有研究和非洲国家特点构建一套适用于非洲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体系。本文分别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和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对中非贸易的影响,并根据时变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出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构建贸易非效率模型考察了贸易便利化各单一指标对中国与非洲各国贸易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