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减数第一恒磨牙的临床疗效评价及相关问题探讨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正畸减数第一磨牙的临床疗效,并就减数第一磨牙的支抗设计、间隙关闭情况及第三磨牙建(牙合)等问题进行相关探讨,旨在为今后临床正畸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空军总医院口腔科近10年完成的14例减数第一磨牙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通过对矫治前后模型、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的各项反应(牙合)关系、软组织侧貌、第二磨牙与第二前磨牙牙根平行状况以及第二磨牙牙根吸收及牙槽骨改建情况指标的测量。利用SPSS13.0对T1和T2期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   结果:   ①治疗后PAR总分值减少19.77±6.30;总分值减少百分率为(79±10.20)%;矫治前后差异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AR指数各项指标中牙齿排列、咬合关系、覆(牙合)、覆盖,矫治前后分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中线矫治前后分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权重PAR总分值减少23.93±9.95,权重PAR减少百分率为(89±7.70)%;变差或无改变0例,改善5例,明显改善9例。   ②矫治后N-Me、S-Go、ANS-Me、G-MeS、Sn-MeS、L6-MP均较矫治前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OP-MP、Z角较矫治前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FH-MP、∠SN-MP、∠PP-MP、N-ANS、G-Sn、U6-PP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矫治后L7根长、∠L5-L7较矫治前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L5、L7-Go-Me分别平均增加6.09°、6.8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L5远中牙槽嵴高度平均增加0.79mm,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L7冠长矫治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正畸减数第一磨牙病例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经过仔细的支抗分配及谨慎的临床操作,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纯钛因其良好的物理和机械特性以及高度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领域。种植牙因为美观、舒适,并能很好的恢复咀嚼功能,作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近年来被广泛
中图分类号:C41  一、教材分析:  《自选图形绘横幅》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的内容,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本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字、图片的插入与编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在word中插入并设置自选图形。根据《指导纲要》,我将本课内容进行重组,将课本中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背景的内容进行改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再开发。  二、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