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花鸟画的发展是画家和学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如何更好的实现花鸟画的现代转型则是一个更加迫切的任务。目前,理论界关于花鸟画研究的范围大都集中于对传统花鸟画理论的梳理以及花鸟画如何创新问题上,缺乏以更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历史,在研究方法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对花鸟画发展的历史进行科学而理性的研究,才能更好的把握花鸟画发展的未来。在整个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保持花鸟画特有的民族性始终是古代花鸟画发展的主线,但是到了近现代则表现出与古代花鸟画发展不同的特殊性,即随着明代西方文化的输入,到了近代出现了西方绘画因素对花鸟画影响的现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正是这种外部条件使中国花鸟画在近代的崛起和实现现代转型有了可能。特别是20世纪以后,西方绘画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对花鸟画的影响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结合也曾孕育出了崭新的不同于传统花鸟画的面貌,但其功过得失还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应该说,上述现象表现的焦点问题即是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何去何从,对于我们来说这既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话题。基于此,本文认为花鸟画的发展应该符合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美术的发展是在社会制约性和自律性共同作用下向前变化发展的。在古典时期,花鸟画的发展更多的体现了其自律性的一面,而20世纪以后的中国美术,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在文艺方面主要体现在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而导致美术的大变革,花鸟画在这一过程中同样经过了洗礼,而最终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可以这样理解,相对于古典花鸟画而言,这一现象更多的体现了美术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原则,而这种制约性表现在现当代更是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文化之间的互通有无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共同趋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对近现代花鸟画演变的研究才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因为这关系到花鸟画的发展问题,涉及到中国绘画以什么样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因此,基于上述认识,、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借鉴;正确认识花鸟画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对花鸟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主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重点而较详细地分析了西方绘画因素对近代“海派”、“岭南派”花鸟画的影响,同时对现代花鸟画受西方绘画影响呈越来越鲜明的趋势,也做了较全面的论证。文章最后指出,正是在世界文化广泛交流的历史背景下,现代花鸟画的创作必然受这种文化环境的制约,不可能回到单纯意义上的古典情调中去。相对于近代花鸟画,新时期花鸟画在思想意识、材料技法、个性化的表现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即如何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优秀的外来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怎样才能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和人文传统同时又具有现代文化特质和当代文化功能的新花鸟画等等,毫无疑问,这些问题仍然是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