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间具有很好的超塑性成形特点,本论文通过挤压成形工艺成功制备了新型铜/Cu40Zr44Ag8Al8(?)晶复合材料。利用OM、DSC、XRD、SEM、TEM和Hv等手段研究了Cu40Zr44Ag8Al8非晶合金和新型铜/非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构特征和界面行为,并且通过室温压缩和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了Cu40Zr44Ag8Al8非晶合金在其过冷液相区间的塑性变形行为,并利用DEFORM-3D软件模拟了Cu4oZr44Ag8Al8非晶合金的高温压缩试验。OM、Hv、DSC和XRD结果表明:在挤压速度0.007mm/s,挤压温度703K和726K条件下,通过挤压成形工艺可以制备出表面质量良好、芯部非晶均匀分布的复合棒材和板材。复合挤压后芯部非晶的过冷液相区间减小了3K,同时晶化热焓也减小了11.58J/g,相应的显微硬度值略有增大,并且挤压过程中芯部非晶没有发生明显的晶化。SEM和TEM结果表明:由挤压成形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可以获得良好的界面结合,但是在界面处有部分纳米晶形成。在703K制备的复合棒材界面宽度为1.64μmm,而703K制备的复合板材的界面宽度是2.15gmm。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要高于纯铜的而低于铸态非晶的,相反,延伸率则低于纯铜而高于铸态非晶的。在703K制备的复合棒材的屈服强度是475MPa,延伸率为3.3%;而726K制备的复合棒材的屈服强度为488MPa,延伸率为3.04%。对铸态Cu40Zr44Ag8Al8非晶合金在其过冷液相区间进行了高温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应变速率显著影响CU40Zr44Ag8Al8非晶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高温低应变速率条件下,Cu40Zr44Ag8Al8非晶合金表现为牛顿型流变;而低温高应变速率条件下,Cu40Zr44Ag8Al8非晶合金由牛顿型流体转变为非牛顿型流变。利用DEFORM-3D软件模拟了铸态Cu40Zr44Ag8Al8非晶合金的高温压缩试验,结果发现:超塑性流变本构方程模型在牛顿流变区域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而在非牛顿流变区域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