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15国科学合作结构及析因(1994-2003)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afe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1994-2003年欧盟15国250051篇科学合作论文作了计量分析,展示了欧盟15国的科学合作结构,揭示出该合作结构的五个主要特征: 第一,十年间欧盟15国合作论文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合作规模日趋扩大。欧盟15国的科学合作以欧盟内科学合作为主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盟15国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更加“开放”的合作,即有欧盟15国以外的国家参与的合作。 第二,欧盟15国科学合作与各国的科学产出能力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各国倾向于同科技论文高产国家合作。最高产的英国、德国、法国在合作中享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第三,地理接近是影响欧盟15国科学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国第一和第二合作伙伴中接壤国的比例高达80%,国家间合作强度随地理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呈负指数分布。 第四,欧盟15国科学合作的语言倾向性较为明显。国家间合作强度随语言差异度的增大而降低。 第五,至少有两个欧盟国家参与的国际科学合作论文中,美国占据着不可动摇的“首席”地位。欧盟15国以外的欧洲各国在欧盟国际科学合作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现了明显的地缘优势。 欧盟15国科学合作案例研究,对我们认识和理解科学合作模式及成因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也为制定相关科技政策提供了一些借鉴。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当代理论出现了某种新的划时代的转折,这一点为世人所关注。最初有关后现代的讨论是围绕人们是否已经接近了现代性的终点而展开的,而且其观点在根本上是相左
灵魂概念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论题,拯救灵魂也是整个西方哲学的主题之一。同时,哲学中的灵魂概念不等同于soul的涵义,还兼具了life、mind、nous等等多重意义,这都增添了研究ps
“现代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话语和主导意识形态,是现代人生存命运和现代社会基本构架最为重大的塑造力量。本论文主要从马克思的理论入手,从“人是历史性存在”的思想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