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z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质量是对生态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综合特征的表现,能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优劣程度,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与人类活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城镇化的发展是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因生态环境被破坏而造成的森林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阻碍了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出台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指导思想被正式写入。自此,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已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其中,如何对生态环境质量与城镇化水平以及两者关系的测度是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从研究数据上,传统测度方法的数据大多来源于面板统计数据,普遍存在获取困难,连续性较低,空间化程度低等问题;从研究平台来看,GIS和RS等传统桌面端处理平台机能有限,难以满足高效、便捷处理长时间序列下中大尺度区域庞杂数据的新需求,不利于在时空层面对区域的变化开展动态研究。综上,本研究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区,依托遥感云计算平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集成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生态环境关键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ical Index,RSEI),以此表征生态环境质量;整合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并构建综合夜间灯光指数(Compounded Night Light Index,CNLI),以此表征城镇化综合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对库区2001-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和城镇化发展进行分析评价;引入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分析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双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若干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遥感云计算平台对4个指标波段分量影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构建遥感生态指数,结果表明5个年度的PC1波段特征值的贡献率最高,分别达到72.36%、79.12%、72.36%、67.21%、68.81%,均超过65%,说明第一主成分能较好集中4个指标的大部分属性特征。NDVI和WET两个指标与LST和NDBSI两个指标的第一主成分载荷符号都相反,说明该两组指标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起相反作用。经过回归方程和散点图对RSEI模型的验证,可知NDVI和WET两个指标对生态环境质量起正面影响;LST和NDBSI对生态环境质量起负面影响,这与各研究年度第一主成分的载荷情况相符。(2)三峡库区在2001、2006、2011、2016和2020年的RSEI均值分别为0.41、0.52、0.59、0.57、0.66,近20年内基本保持稳固增长趋势。除2001年库尾的RSEI值与库腹持平外,其他各年度均遵循库首>库腹>库尾的规律。RSEI的增长幅度排序则遵循库腹>库首>库尾的规律。在时间序列上,三峡库区各等级面积的数量结构呈现低等级区域不断向高等级区域转换的趋势;从空间分布上,库首、库腹和库尾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但库区东西两部分差异明显,于2020年最终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从差值分析的整体结果来看,近2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面积为49016.49 km2,所占比例为85%,而退化面积较小,改善面积占比远高于退化面积,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发生了极其明显的改善。(3)本研究通过提取稳定亮值像元,回归校正,年内融合和年际校正等处理步骤改善DMSP数据的可比性和连续性,校正后的数据从数量尺度和空间尺度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利用DMSP/OLS和NPP/VIIRS数据的重叠期,基于NPP/VIIRS数据与DMSP/OLS数据进行拟合,经过精度验证,两组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r均超过0.95,标准误差分别为7.31和5.33,模拟数据与真实数据的亮值像元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保持一致,模拟的DMSP数据精度较高。近20年的夜间灯光指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城镇化水平在研究年限内持续提升,各区县的城镇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提升幅度遵循库尾>库腹>库首的规律。随着时间推移,三峡库区的城镇化水平于2020年形成“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4)2001年至2020年间三峡库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持续提升,2001年三峡库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度为0.393,处于轻度失调阶段,到2020年,其值为0.583,提升到接近协调阶段,增长幅度约为48.8%,说明库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双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改善明显。耦合协调发展度增长幅度排序遵循库腹>库首>库尾的规律。从空间分布上,耦合协调发展度在研究年限初期,总体呈现“以三区县为中心,等级向外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库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越发明显。库区东部区县普遍城镇化水平较低,近年来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幅度明显,但城镇化水平提升缓慢,城镇化系统滞后于生态环境系统,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偏低。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2011-2019年地级市层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有显著促进作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是数字金融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数字金融在受教育程度高和人口流入多的城市对共同富裕的正向影响更大。因此,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金融和数字经济发展将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同时提升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提高数字金融的边际贡献。
主题党日发源于实践,植根于基层,是党支部组织生活中最灵活的方式。近年来,主题党日作为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载体,从"自选动作"到"规定动作"、从"软要求"到"硬指标"、从"补充"到"前台",已成为党支部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形式。这就要求各党支部要组织好、落实好、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据此,课题组为了深入了解高校教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对X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结合调研情况对
<正>一、活动主题与设计思路高校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形式,探索与实践主题明确、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切实提高党日活动的实效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包装设计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要求。传统包装设计的结构、视觉、理念等也在更迭换代,以适应当下的社会大环境。“契合理念”的提出与应用,不仅为包装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增加了包装设计的功能性和审美性等属性,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首先阐释了契合理念的意义与价值,再以“褚橙”包装为例分析了如何将契合理念应用在包装设计上。
期刊
中国企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刚刚起步,政府鼓励企业披露碳会计信息,却没有制定统一的披露标准,这导致企业有关碳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规范性和可比性。本文通过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和香港友邦保险集团的碳会计信息披露对比研究,探寻中国大陆保险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存在的缺点,以及如何借鉴香港友邦集团的披露经验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碳会计信息披露。
以典型东北寒温带沼泽湿地——七星河湿地中芦苇和小叶樟植被下不同深度土壤中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为研究对象,以编码氨氧化作用关键酶——氨单加氧酶(AMO)的amo A基因为分子标记,通过构建克隆文库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数据,考察了不同植被环境中AOA多样性和丰度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小叶樟植被土壤中AOA amo A基
相比传统的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体积小、耐高温高压以及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工程等领域。其中多芯光纤具有纤芯数量多、传输容量大以及结构设计灵活等优势,逐渐成为传感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七芯光纤与七芯光子晶体光纤设计了两种结构简单、集成度高的在纤式温度传感器。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微腔耦合模式理论分析了单直波导微环腔和双直波导双微盘结构模式耦合特征,得出单直波导微环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