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异亮氨酸生产菌株的构建及发酵条件优化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cd_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异亮氨酸是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在人体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在L-异亮氨酸的合成过程中,乙酰羟基酸合成酶催化丙酮酸和前体α-酮基丁酸生成L-异亮氨酸。由于乙酰羟基酸合成酶对α-酮基丁酸亲和性高于丙酮酸,当胞内α-酮基丁酸供应量增加时,乙酰羟基酸合成酶可优先催化生成L-异亮氨酸。同时乙酰羟基酸合成酶是L-异亮氨酸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强化该酶可以加速限速反应,有利于L-异亮氨酸积累。为了研究增加胞内α-酮基丁酸的供应和强化乙酰羟基酸合成酶对L-异亮氨酸发酵的影响,本文以L-异亮氨酸生产菌C. glutamicum YILW为出发菌株进行改造,通过质粒过表达cimA成功构建了C. glutamicum YILWpXMJ19cimA;在出发菌株基因组ilvB上游插入Ptac强启动子成功构建C. glutamicum YILWPtac;在C. glutamicum YILWPtac基础上质粒过表达cimA,获得C. glutamicum YILWPtacpXMJ19cimA。通过RT-PCR分析,cimA和ilvB的转录量分别提高了920.0倍和12.5倍。SDS-PAGE分析cimA在C. glutamicum YILWpXMJ 19cimA可以表达。对出发菌株和改造菌进行摇瓶补料分批发酵比较改造菌产酸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出发菌C. glutamicum YILW相比,YILWpXMJ19cimA和YILWPtac的L-异亮氨酸积累量提高了8.9%和14.8%,糖酸转化率提高了17.8%和18.6%,单位菌体产酸提高了15.1%和20.3%,副产物L-丙氨酸较原菌分别降低了25.0%和29.9%。Cglutamicum YILWPtacpXMJ19cimA的L-异亮氨酸积累量较原菌提高了14.5%,副产物L-丙氨酸较原菌降低了8.6%,糖酸转化率和单位菌体产酸分别提高了42.4%和17.6%,糖酸转化率较YILWpXMJ 19cimA和YILWPtac分别提高了20.8%和20.0%。实验结果表明通过Ptac强启动子插入协同cimA表达增加胞内α-酮丁酸的供应和强化限速酶乙酰羟基酸合成酶的方法可以提高产酸,并能够较明显的提高菌体的糖酸转化率。代谢分析表明L-异亮氨酸合成代谢流从1.09%分别提高到2.33%、7.69%和4.26%。5L发酵罐发酵实验出现菌体在20 h过早地进入稳定期,并表现出生长停滞,耗糖耗氧变慢的情况。针对该现象在发酵过程中依次流加了豆饼水解液、玉米浆、生物素、氨基酸复合液、嘌呤核苷、酵母粉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结果菌体生物量低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通过流加实验排除了流加的成分是菌体生长的限制因素,猜测可能是玉米浆中的某种或某几种未知的营养因子限制菌体生长和产酸。
其他文献
"新法律现实主义"以现实主义的中立态度,目标为解决问题的法学研究方法和立场,以事实及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对探寻房地产预售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带来经验实证研究
主要阐述了建筑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概念界定理论上看,农村金融发展在金融发展理论中并没有位置,因为它不过是服务对象和服务地域具有特殊性而已,只需在业务上做技术性调整即可(
在一次公开课上,老师对一道模拟题拓展,课堂上学生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法,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评判两种解答时,老师之间也产生了争议。 In an open class, the teacher exp
对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评价目的就是为了和国外先进企业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我国石油工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的比较优势,为制订正确的石油工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针
一、问题的提出:假定的需要和现实差异的矛盾我们在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动进行统计实证分析时,常常会遇到以下两个问题:问题之一:在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时,为了
以黄河包头段上游清洁河段的沉积物为吸附剂,以Pb2+、Cu2+、Zn2+、Cd2+等多离子溶液为吸附质,开展了重金属离子被黄河沉积物吸附后的再释放,以及吸附作用对重金属形态转化的
<正>在中国,中国式英语的概念是由葛传规老先生在他的著作《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四书》(Four Books)、《五经》(Five Classics)、《八股文》(eight-leg
是否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普世价值?如果存在,是否可以据此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宽泛的道德判断标准?如果可以,在普世价值的指引下、在宽泛道德的规范下,能否超越民族国家,构建起国
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网络零售持续繁荣,对我国传统零售企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加之传统零售企业本身存在的成本上升、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使得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