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酱油是我国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产量大,具有BOD、COD较高、色度大,但可生化性好等特点。在实际酱油废水处理中,废水中的色素物质由于分子量高、结构复杂而难与有机物同步去除,且在有氧条件下还会出现反色现象。一般除生物处理外还需增加气浮、活性炭吸附或微电解等物化工艺进行脱色,因而存在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等问题。因此,脱色是酱油废水处理的关键和难点,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酱油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多相的ABR和SBR反应器进行“厌氧+好氧”组合工艺生物脱色的试验研究,考察了ABR启动期和运行期的运行特性,研究了反应器在处理酱油废水过程中色度和COD的去除规律,分析了各格室的脱色效果以及反应器的最佳运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低负荷、低增幅的启动方式,在(35±1)℃条件下完成了反应器的启动。在启动过程中,反应器的色度去除率在25.6~50.2%之间,COD去除率维持在91%以上,脱色主要在第1、第2格室完成,第3格室的色度去除效果较小。在ABR运行试验过程中,色度去除率在29%~45.1%之间,COD去除率达88%以上。色度去除率随HRT的缩短逐渐减小,而HRT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不大,在HRT=20h时,COD去除率达到最高,为95.3%。以ABR的出水为SBR反应器的进水,考察了SBR反应器处理酱油废水的稳定性,分析了不同曝气时间下色度、COD、NH3-N和TP的去除规律,探讨了反色机理。试验结果表明:SBR系统曝气2h后,出水COD、NH3-N及TP急剧下降,而色度却升高,出现反色现象;曝气4h后,色度、COD、NH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4.5%、15%、75%及66.8%以上;随后,色度、COD、NH3-N和TP的去除率不再随曝气时间的延长而有更多的改变。结合能耗及工程实际运行等方面,确定最佳曝气时间为4h。对ABR-SBR组合工艺处理酱油废水的脱色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组合工艺的运行特性。酱油废水经组合工艺处理后,色度去除率在46%左右,COD去除率维持在96%以上,NH3-N和TP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此外,本文还研究了ABR和SBR反应器的污泥性能。试验完成后,ABR各格室污泥形状各异,表面凸凹不平,颜色由灰白色逐渐变为黑色,粒径和沉降速率均比接种污泥大,而且结构趋于密实,污泥表面基本都以杆菌、球菌、丝状菌为核心菌并连接成网络;SBR反应器中的污泥呈现黄褐色,沉降性能良好,污泥表面以形体较小的短杆菌和球菌为主,密集处呈现麻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