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对砂岩致密化发育的影响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198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岩心观察、常规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山西组的砂岩储层展开砂岩致密化研究,同时借助于盆地模拟、烃源岩热演化生烃模拟进行有机酸生成模拟。在对研究区沉积构造和热演化史恢复的基础上,使用盆地模拟软件,详细分析研究区山西组储层砂岩微孔隙环境成因、有机流体来源及作用机理。探讨不同成岩演化阶段,有机流体形成的数量、强度对微孔隙成岩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不同成岩阶段形成的有机酸对储层成岩矿物的改造作用,结合实验数据和盆地模拟结果,分析山西组在地质条件下,由于古地温、成岩流体环境及各种成岩作用变化导致的砂岩致密化发育过程。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山西组地层有机质类型是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的煤型烃源岩,储层为典型的低孔渗致密储层,砂岩类型主要为石英岩屑砂岩。成岩阶段早期,当Ro小于0.5时,有机流体主要类型是腐殖酸,当Ro大于0.5时,Ⅲ型干酪根可以释放出比Ⅰ、Ⅱ型干酪根更多的有机酸类流体,导致煤系烃源岩的微孔隙环境类型为酸性。有机酸对长石、岩屑、火山灰等易溶矿物的溶蚀,生成SiO2,提供了石英次生加大的硅质来源。成岩阶段晚期,多发育Ⅱ-Ⅲ级石英次生加大边。大量的硅质来源和稳定的酸性环境是导致石英自生加大的主要原因。在早成岩阶段(距今220Ma)至晚成岩阶段A期(距今160Ma)为有机酸生成的主要时期。有机酸致使长石、岩屑等无机矿物溶解、石英发生多期次生增生,自生粘土矿物占据孔隙空间,并且由于研究区山西组砂岩受机械压实及强烈的硅质胶结作用,导致孔隙致密化发育。在早成岩阶段结束时,石英砂岩由于压实作用和早期硅质胶结作用发育,造成储层原始孔隙度下降到15.47%。晚成岩阶段A,压实作用和硅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孔隙进一步降低为10.94%,晚成岩阶段B,压实作用和硅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孔隙进一步降低为8.23%,晚成岩阶段C,孔隙进一步降低为5.84%,储层致密化。总体来说,认为有机流体充注形成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是导致储层孔隙度的减少,储层致密化发育主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重点为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和竣工验收,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成为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因此,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理,可以使环境管理工作进入整个项目建设
【研究背景】肾细胞癌(RCC)是成人中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为50-69%。而转移性RC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瞬时受体电位通道7(TRPM7)是一种广泛表达的具有内在激酶
建筑行业通常是发生事故比较频繁的行业。另外,在信息管理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设计与实现一个建筑安全预警管理系统成为建筑企业管理的重点。本系统以实际科研项目为背景,构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日益严重,农业装备的电气化趋势正在加快。当电机驱动系统应用于电动拖拉机时,需要其具有大转矩输出,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效率以及快速的动态响应
一些重要的文物陈列柜等小空间对湿度变化速率要求比较苛刻,如若其内部的湿度剧烈频繁波动,会造成文物的湿胀干缩、应变积累,最后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失。论文采用实验和数值模
"虚拟社区"通常被视为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独特社区形式,进而区别于物理空间下的社区。这种传统观念忽视了沟通技术产生的时空分离给人类互动和社区所带来的持续影响,
论文选取了四川地区及其邻区,纬度范围从25° N到34° N,经度范围从98°E到108° E之间,总共49个台站记录的162个远震事件来进行研究。通过对每一个台站的远震P波数据进行处
大量震害表明,竖向地震动和摇摆地震动都会导致高柔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物高度越来越高,抗侧刚度越来越小,竖向地震动和摇摆地震动对结构的影响也
本文收集了云南腾冲及周边地区26个流动台站和4个固定台站记录的2011年9月2日至2014年1月6日187个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时域迭代反褶积技术提取高斯参数分别为1.0和2.5的P波接收
研究目的:名老中医是中医界的瑰宝,他们行医几十年,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继承工作,能够提高当前中医学术水平,进一步发展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