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支气管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是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块病变和分期肺部恶性肿瘤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快速现场评估(rapid on-site evaluation,ROSE)近年来被国内外提倡作为评估活检样本准确性和充分性的辅助工具。但国内专门调研EBUS-TBNA联合ROSE获取的标本诊断效果如何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EBUS-TBNA联合ROSE在诊断纵隔/肺门肿大淋巴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225例胸部影像学(如:经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scanning,CT平扫/chest enhanced CT,增强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发现纵隔和/或肺门单发或多发肿大淋巴结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气管镜室行EBUS-TBNA的患者,术中行ROSE者87例,未行ROSE者138例。所有患者的活检标本均送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制片并进行判读;ROSE基片均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的细胞病理学医师进行判读。以上两组活检标本未能获得明确诊断者,进一步选择其他有创性操作或至少6个月的临床随访明确诊断。记录两组送检标本的最终诊断结果,将其数据采用SPSS19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组患者的穿刺结果及并发症情况,分析EBUS-TBNA联合ROSE及单行EBUS-TBNA诊断纵隔/肺门肿大淋巴结病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等,分析两组在原发性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检出比较,研究EBUS-TBNA联合ROSE在纵隔/肺门肿大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共225例病例被纳入研究,共穿刺435组淋巴结,EBUS-TBNA组中位穿刺组数为2组/例,中位穿刺次数为4次/例,穿刺淋巴结中位长径值为1.80cm,中位短径值为1.50cm,穿刺标本不合格人数16人;EBUS-TBNA联合ROSE组中位穿刺组数为1组/例,中位穿刺次数为3次/例,穿刺淋巴结中位长径值为1.90cm,中位短径值为1.60cm,穿刺标本不合格人数2人。两组在穿刺淋巴结部位大小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穿刺针数、穿刺淋巴结组数及穿刺合格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225例病例均未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仅少数患者发生穿刺点轻度出血、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EBUS-TBNA与最终诊断相比阳性病例69例,阴性病例61例,假阳性病例为0例,假阴性病例8例,而EBUS-TBNA联合ROSE组诊断阳性病例51例,阴性病例34例,假阳性病例0例,假阴性病例2例。EBUS-TBNA诊断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病变总体准确度为94.20%,灵敏度89.61%,特异度10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88.40%。EBUS-TBNA联合ROSE组诊断总体准确度为97.70%,灵敏度96.23%,特异度10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94.44%,两者数据经卡方检验得出在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原发性肺癌纵隔/肺门肿大淋巴结转移而言,EBUS-TBNA组阳性率为93.15%,EBUS-TBNA联合ROSE组为96.15%,统计学不具有差异(P=0.745>0.05)。结论:1、EBUS-TBNA联合ROSE在诊断纵隔/肺门肿大淋巴结病变中既不能提高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也不能减少并发症。2、EBUS-TBNA联合ROSE可以减少对纵隔淋巴结的穿刺次数、穿刺组数;可以提高所采集标本的合格率,弥补EBUS-TBNA送检标本组织少、合格率低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