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氟菌胺环境行为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氟菌胺(cyflufenamid)是由日本曹达公司研发的用于防治各种农作物白粉病的酰胺类杀菌剂。本研究建立了环氟菌胺在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环氟菌胺的水化学降解、光降解、土壤降解、土壤吸附与解吸附以及在土壤中的迁移等环境行为特征,有助于系统地了解环氟菌胺在环境中的残留动态和转化过程,科学评价环氟菌胺在环境中的归宿和潜在危害,从而为环氟菌胺的安全合理使用以及最终消除环氟菌胺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建立了水和土壤样品中环氟菌胺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中环氟菌胺残留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环氟菌胺在0.01~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99。当添加浓度为0.01、0.1和1.0 mg/kg时,环氟菌胺在水、稻田土壤、森林土壤和城市土壤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在90.2~101.2%、89.5~94.7%、85.6~94.7%和85.6~91.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8~5.4%、3.9~6.6%、2.1~7.5%和3.4~5.6%。环氟菌胺在水和土壤中最低检测限(LOD)分别为0.6μg/kg和1.2μg/kg。该方法满足农药残留分析检测的要求。(2)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分别讨论了环氟菌胺在不同pH缓冲液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水溶液中的水解行为的影响以及其在模拟自然条件下的水解规律。结果表明环氟菌胺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25°C时,环氟菌胺在pH5、7和9时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31.3 d、99.1 d和30.2 d;在15~35°C时,环氟菌胺的水解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平均温度效应系数为2.6。环氟菌胺在自然条件下的水解半衰期为16.9 d,降解速率明显快于其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水解速率,说明光解和微生物降解在自然环境水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在紫外灯和自然光两种光源条件下研究了环氟菌胺的光解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环氟菌胺在不同条件下的光解动态都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光源照射下,环氟菌胺的光解速率有显著的差异,在紫外灯和自然光下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23.9 d和46.3 d,环氟菌胺在自然光和30W的紫外灯光照射条件下属于难光解农药。环氟菌胺在水中的光解速率与其初始浓度有关,光解速率随初始浓度增大而减小。环氟菌胺在乙腈中光解速率较正己烷和丙酮中的快。(4)环氟菌胺在未灭菌的稻田土壤、森林土壤和城市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4.7 d、23.0 d、57.8 d,在灭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9.6 d、43.4 d和63.1 d,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的大小是影响环氟菌胺降解快慢的主要因素。通过比较灭菌和未灭菌土壤中环氟菌胺的降解速率大小,可以看出土壤微生物对环氟菌胺的降解起着一定作用。(5)釆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环氟菌胺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用Freundlich模型对环氟菌胺在三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行为进行拟合,线性相关系数为0.9451~0.9987,环氟菌胺在稻田土壤、森林土壤和城市土壤中的吸附常数Kd分别为2.87、1.18和0.91,不易被土壤吸附。环氟菌胺在三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是可逆的。(6)采用土壤薄层层析法研究了环氟菌胺的在三种供试土壤中的迁移性。环氟菌胺在稻田土壤、森林土壤和城市土壤中的比移值(Rf)分别为0.38、0.56和0.61,都属于中等移动特性;环氟菌胺在这三种供试土壤中的移动性能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城市土壤>森林土壤>稻田土壤。
其他文献
在全球铁矿石价格逐年提升、国家钢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运用因子分析法,从财务绩效视角出发,客观地对我国33家钢铁行业
本文以LY人保财险公司为例,深入分析了财险公司客户服务现状、问题及原因,全面分析了财险公司面临的客户服务环境与策略定位,实证分析了财险公司客户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出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的伴生物。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分析,2015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达3359万吨/年,即日产污泥9.2万吨。这其中,采用传统
论述了应用有限元法并借助于LMS Virtual.lab仿真软件分析了消声器声固耦合特性,并计算得出多种物理量值。从实体建模到声学性能计算分步进行,用有限元法得到的结果对软件模
介绍了倾斜路径水汽的计算原理及微波辐射计探测水汽的方法,利用GPS与微波辐射计WVR的并址观测站2002年5月26日的观测数据进行实验,证明利用地基GPS可以实现倾斜路径上可降水汽量(SWV)的计算,其与WVR观测值的偏差平均值为1.83mm,均方根误差为4.23mm.实验同时证明:倾斜路径水汽含量与卫星高度角有很强的关系,高度角较低时,误差较大,高度角较低时,误差较小。
目的探讨急性职业中毒的原因及相关预防方法。方法收集某市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70例急性职业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发急性职业中毒的具体原因。结果急性职业中